我市工商部门“十八条”举措推进登记便利化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1月24日,靳海霞走进南三条市场监督管理所,注册了一家主营服装鞋帽、户外用品的电子商务公司。“我就是附近市场的商户,一直想办一家公司开拓电商业务。”靳海霞高兴地说,从前注册企业要跑老远,没想到现在能在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就近办,大大节省了奔波的时间。
家门口也能办企业,这只是我市工商部门推进登记便利化“十八条”举措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近日,市工商局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登记便利化“十八条”措施》,分别从放宽市场准入、下放登记权限、降低登记门槛、推进改革试点及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等五大方面提出18条具体意见,最大限度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的不断高涨,办理证照的数量不断增加,集中登记时容易出现排队等候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措施》提出,全面下放登记权限。市区内除应由市局登记的企业和行业外,不论注册资本(金)多少,均由各区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登记管理。目前,全部新设立企业不分注册资金大小,都可以就近在各基层所登记。
不仅省去了“跑腿”,让小微企业创业者们更加振奋的是,登记门槛再次降低。
首先,住所登记条件进一步放宽。“如果租用居民住宅进行办公,只要邻居们没有意见,创业者只需给工商部门提供一个承诺书即可。”市工商局企业注册指导处副处长李鹏介绍说,除生产、加工、餐饮、娱乐、易燃易爆品、危险化学品行业以外,对利用住宅从事经营的,今后无需再向登记机关提交居(村)委会、业主委员会出具的不扰民证明,其住所(经营场所)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由申请人负责。
同时,对在各级政府指定区域、众创空间等集中办公区域内,创业初期尚不具备或不需要实体办公条件的市场主体,可以采用企业集群注册模式,即允许多个企业以一家企业的住所进行登记,由该企业提供住所托管服务,组成企业集群。这样一来,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创业成本,甚至无需租赁房屋。
《措施》还提出,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自助服务等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内的市场主体开辟专门绿色通道,允许众创空间统一收集办照资料,批量代办营业执照,加快办照速度。
对政府认定的大型众创空间,可实行“工商专线”入园区,现场核发营业执照。
在北京大学科技园石家庄分园,记者看到,园内已经有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专门驻点,可以直接连接工商登记的内网专线,为企业打印营业执照,现场核发。
河北多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海龙就是在科技园内拿到的营业执照。他告诉记者,早就听说办公司跑手续是个麻烦事,决定创业时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让他没想到的是,入驻科技园后办证有绿色通道,很快就完成了注册登记的手续,颠覆了办照难的印象。
此外,对新兴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措施》提出,鼓励创业创新,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加强制度供给,放宽名称、经营范围核准。市场主体名称中允许使用“科技发展”、“农业发展”、“建设工程”、“旅游开发”、“药业”、“车业”、“木业”等概念性用语表述行业特点,对体育类市场主体允许使用“俱乐部”。对符合产业政策的,登记机关可参照全国性行业组织或地方性行业组织认可的行业习惯核定经营范围,也可参照有统一刊号的专业媒体发布的专业文献核定经营范围。
在一系列持续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措施的推动之下,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加。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截至2016年10月末,我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665250户,注册资金总额14566.21亿元。已提前超额完成2016年底市场主体总量增长率达到15%以上,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5万户,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00户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