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大数据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事业迎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发展成效最佳的时期,为提升工商和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把握大势着力强化顶层设计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事业把握时代大势,立足国家网信事业发展总体布局,抓住“十三五”发展契机推进顶层设计。
出台《工商总局关于深入推进工商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和《工商部门运用大数据加强市场主体监管和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方案》,将工商大数据运用成功纳入《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
编制《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十三五”时期工商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和基本思路。
修订《金信工程总体技术设计方案》,全面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显著提升工商信息化的技术水平,明确了工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技术框架。
形成以“建设一个经济户籍库,建立总局、省局两级数据中心,覆盖三个网络,构建四个平台”为核心的工商系统数据中心总体框架。
攻坚克难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国家法人库工程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工程,是实现工商和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引擎”。近年来,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攻坚克难,全力推进这两大国家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
建设国家法人库,奠定了工商数据在国家信息资源中的战略地位。作为牵头部门,工商总局组织协调中央编办、民政部、人社部、税务总局等共建单位,完成了《国家法人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获得批准,启动了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所必需的国家法人库工程子项目。
目前,国家法人库工程基本形成了“一库两平台三系统”(国家经济户籍库,数据集成平台、数据管理平台,前置系统、统计数据生成系统、专项查询统计系统)体系,实现了工商信息化基础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运维。
推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一张网”)工程建设,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夯实了基础。总局组织编制完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及投资估算的编制等,推进系统统一公示平台、一体化数据平台和一体化协同监管平台的建设。
2016年年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全国一张网”总访问量达28亿人次,查询企业近5亿人次,工作日期间日均访问量近3000万人次,信用公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担当作为促进改革落地生根
改革,是趋势,是方向,更是方法,是实践。改革,要一以贯之、落地生根,离不开信息化的桥梁和纽带。商事制度改革,尤其如此。
积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19个省市以工商总局电子营业执照根系统为信任源点,采用与工商总局统一的电子营业执照密码保障系统,完成了省级电子营业执照系统的建设,实现了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全程电子化管理,促进了商事登记的便利化。
积极推进“多证合一”“多证整合”等信息化建设。总局制定推出的一系列技术方案、数据规范、赋码校验程序,为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该系统已为29个省区市开展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公示和申请提供技术支撑。
夯实基础大力提升服务水平
近年来,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夯实网络安全基础,大力提升“互联网+电子政务”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商标便利化改革信息化工作。2017年5月,新版网上查询、网上申请系统上线,实现了商标网上公告、网上查询、网上申请和网上缴费的目标,大大提升了商标业务便利化水平。
积极推进全国12315互联网及网络交易监管等平台建设。2017年3月14日,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顺利上线运行,为信息化支撑消费维权、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奠定了基础。同时,网络市场监管相关信息化整合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总局政府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不断完善。2017年4月18日,新版总局政府网站正式运行,日益成为总局信息公开、交流互动、政务服务的第一平台。工商总局OA系统在智能化、人性化、规范化以及电子文件全流程办理等方面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总局通过OA系统流转办理各类文件累计达28.6万件次。
来源: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