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人隧道内的“夜生活”—— 从进洞施工汗水就没停过
16.06.2014 11:21
本文来源: 轨道交通
夜已深,城市安静了下来。但在地下20米深处,一批地铁工人依然在隧道深处忙碌着。夜班的工人们每天天黑后下井,第二天早上出井。隧道内非常闷热,工人们大都汗流浃背,精神还需要高度集中,但为了省会地铁早日贯通,他们一直干劲儿十足,从不叫苦叫累。
隧道内工程建设一刻不停 记者昨晚来到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的施工现场,虽然已经到了深夜,但隧道施工仍在加紧进行着。一个“大家伙”正将工人们的“夜宵”送入井下,说是“夜宵”,可对于夜班的工人来说,其实是一顿正餐。而井下的电瓶车早已待命,装载着隧道施工所需的管片,同时载着热气腾腾的饭菜送进隧道深处。 开电瓶车的司机叫卢鹏,西安人,今年27岁。他说:“要时刻听着对讲机,时刻注视着身边有无异常情况,每次进入隧道需1个小时,不能有丝毫马虎,有一点问题可是要出事故的。”他说起话来露出两颗虎牙。他告诉记者,电瓶车就是盾构机的保障系统,需要将管片、泥浆送进去,再将渣土运出来。每次从洞口出来要准确停在5个定位点上,然后再与另一辆电瓶车交替进入隧道。” “嘀嘀”,随着两声连续且十分响亮的汽笛声,小卢驾驶着他的“爱车”再次驶入隧道深处。 装管片上螺丝一气呵成 沿着隧道一侧的“小道”向隧道深处走去,仿佛置身于一个放大了的水泥管子里,四周是“铜墙铁壁”,越往深处走,隧道“尽头”的那个照明灯越刺眼,也愈发觉得闷热。 在隧道壁上标有“370”数字的地方,记者看到了盾构机的尾部,也就是装在最后的一辆台车,“370”是管壁的环数,换算成长度单位,这里距离洞口约440米,头顶上的出风口“呼呼”咆哮着,仿佛用尽全力在向隧道内输送氧气。 沿着台车一侧很窄的通道,记者来到了盾体内部,这里灯火通明,马上就感觉了潮热,就像置身于桑拿房。即使身体一动不动,汗水仍从毛孔中渗出。在紧邻刀盘的位置,工人们正在安装管片,在这里,一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时而手持遥控器,混凝土浇筑的管片在他的操作下被巧妙地安装,时而手握电钻安装螺丝,有时还会抡起铁锤敲击螺杆,可以看到铁器之间的撞击溅出的火花。他叫司龙,是名管片拼装手,闷热、潮湿等恶劣的工作条件,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他说话总是乐呵呵的:“管片拼装关系到整个隧道的安全,安装的时候经验很重要,而且要一气呵成,特别是第一块要放准位置,还要注意每安装一环要错开上一环的接缝。” 监控盾构机施工一丝不苟 零时四十分,由电瓶车运送进来的饭菜早已摆在了盾构机司机助手张泽的面前,今天的“夜宵”是蒜薹炒肉、清炒荷兰豆,还有西红柿鸡蛋汤,主食是米饭,可他此时还顾不上吃。 “上一环管片装完,马上就得启动盾构机刀盘了,为了保证工程进度,一刻也不能耽误。”盾构机驾驶室位于第一辆台车上,是一个铁皮房,仅有2—3平方米,一个操控台占据了这里的大部分空间,小张正坐在操控台前,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屏幕。他说:“这里有一个弧度,要特别注意盾构机的水平,平缓加速才能确保安全推进。” “每天晚上下井,第二天早上出井,我们的‘夜生活’虽然一直在井下,但并不觉得枯燥,我们每天十几个人摸爬滚打在一起,都非常熟悉,每天也会有很多乐事儿呢。”小张告诉记者,由于工程在隧道内施工,距地面20多米深,因此,这里白天和晚上基本一个样,从一进洞开始到出来,汗水就不停,早上出井第一件事就是冲个澡,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来源: | 石家庄日报 |
本文来源: 轨道交通
16.06.2014 11:21
厅党组召开第二十三次(扩大)会议
11月28日,交通运输厅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承德市强狮汽车检测有限公司等十家检测机构通过认定的公告
根据《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做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认交通运输厅
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
11月30日上午,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