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组整改情况陆续公开 剑指吏治腐败官员特权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3年中央第四巡视组对吉林省进行了巡视。吉林省委日前公布巡视组整改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指出,关于个别副省级领导违规担任金融机构董事长的问题。在金融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副省级干部3人。其中,1人因个人严重违法违纪被处理;另外两名领导同志均已辞去在企业兼任的职务。CFP供图
时隔3个多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始陆续公布10个省份、单位的整改情况。
这些“报告单”,实际上是对2013年第二轮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接受“诊断”的,是吉林、山西、安徽、湖南、广东、云南6省以及国土资源部、商务部、新华社、三峡集团4个单位。
中央巡视组在民间被视为“钦差大臣”,但自2003年中央巡视制度创立以来,“钦差大臣”的工作从未如此受到关注。巡视组关心哪些领域?整改情况传递了哪些信号?有哪些问题亟待处理?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中央巡视组2013年第二轮巡视整改情况公开专栏”,已有除云南、湖南、三峡集团以外的7个省份、单位的整改情况。这些公开信息引起多家媒体转载。
处分“假干部”背后的吏治风暴
伪造工作经历的“假干部”钟立被免职、取消公务员身份、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他是广东省梅州市劳教所原政委(副处级),他的父亲——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勇生也受到了处分。
这一信息在今年6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关于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发布。通报称,广东省对中央巡视组抽查发现的17卷涉嫌弄虚作假的干部档案调查甄别,共发现档案存在问题的干部33人次,已分别作出严肃处理。
本轮巡视中,广东是最早公布整改通报的省份。2013年10月29日至12月29日,中央第八巡视组进驻广东,并于2014年2月26日反馈了巡视情况。与其他省份或单位相比,广东的巡视时长、反馈日期相差无几。
2014年4月14日,反馈巡视情况将近两个月之后,广东省纪委官方网站通报,因参与钟立违规获取公务员身份或工作失职,梅州市、五华县10名处、科级领导干部受处分。《人民日报》次日进行了报道。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执政党还是行政系统内部,都对任职干部有一定学历、工作经验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一些人通过人情关系进行干部选拔和晋升,就会发生上述情况。
剑指“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多位受访者看来,这无疑是2013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的特点之一。
已公布的7个省份、单位的整改通报均用较大篇幅介绍了该领域的治理情况。
其中,中共山西省委明确承认,中央巡视组反馈的关于干部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分别指: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干部身份——记者注)不清、不实、不真问题比较突出。
这一结果,是山西省委派出的86名工作人员、11个检查组发现的。今年4月,他们按照“先市县、后省直”的顺序对全省216个管档单位,对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
通报点名称,已对任云峰等3人涉嫌档案弄虚作假问题立案调查。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证,任云峰系山西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事实上,互联网上针对钟立、任云峰的举报,至少在2010年前后就已出现。这些“假干部”在巡视组反馈意见后,终于得到迟来的处分。
无独有偶,今年6月6日,中纪委常委俞贵麟也公开表示,国务院扶贫办存在“假党员、假学历、假干部”的处级职工。这加剧了舆论对干部选拔公正性的关注。
沈岿认为,党内对选拔干部早已出台一系列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也涉及到了用人方面的内容,“关键还是执行的问题”。
记者梳理已公布的7份整改通报发现,除了整治干部档案弄虚作假,吏治风暴还集中在裸官治理、违规破格提拔、违规入编、吃空饷等领域。
这些动向传递出了什么信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无论是选人、用人、工作还是监督,都要严格公开透明,这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方向。“只要不涉及保密,所有面向人民、面向公众、面向社会的权力运行过程都应该公开透明,以免出现造假或者其他问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