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清:国门初开岁月中的谷牧同志
今年9月,适逢谷牧同志一百周年诞辰,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他一生经历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担任过许多重要的领导职务,并且经常被党派去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在许多重要关头发挥了重大作用,建立了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谷牧同志被调到中央参与经济战线领导工作。他在工作实践中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探索,很快成为高级领导干部中懂得经济工作的行家,为新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确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毛泽东等中央主要领导的赞扬。十年动乱中,他先后辅佐周恩来和邓小平同志管理经济,在那极其复杂的斗争中,他不计个人得失荣辱,殚精竭虑,在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中,维护、推动国民经济的运行。1978年至1988年,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头十年中,谷牧同志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分管对外开放工作,又一次承担了开拓新工作领域的任务。这一时期,我曾在谷牧同志领导下,参与对外开放有关工作。对其开阔的战略视野、敢于担当的创新精神、卓越的领导才能,以及领导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十分敬佩。在此作一简要回顾,以表怀念和崇敬之情。
勇于问路,了解外部世界
1976年,在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这场灾难后,我们的国家终于有了发展的生机。党中央、国务院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拨乱反正、调整路线的同时,为了解当时外部世界的实际情况,决定派一些领导干部出国实地考察。小平同志当时说:要迅速派人去进行技术考察。对于共同市场,对于日本、美国,要专门成立一个班子,不干别的事,集中力量,专门研究。要注意国际动态,现在是我们最有利的时机。从1977年末开始,中央先后派出数批干部走出国门,了解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78年5月,中央决定派谷牧副总理率领代表团赴法国、联邦德国、瑞士、丹麦、比利时五国考察,代表团成员主要是省部级、司局级领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个由国家领导人担任团长的政府经济代表团。出发前,小平同志听取谷牧同志关于出访准备的汇报。在同代表团成员谈话中,小平同志强调,访问中,要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一些问题,好的也看,坏的也看,看看人家的现代工业发展到什么水平了,也看看他们的经济工作是怎么管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验、好的经验,我们应当把它学回来。代表团在西欧五国受到热情欢迎和高规格接待。在36天的行程里,代表团马不停蹄,到了25个城市,参观了80多个工厂、矿山、港口、农场、大学和科研机构,广泛接触政治经济各界人士,进行了大量会谈和交流,甚至还到市民家里做客。参加这次考察的同志回来说:刚到联邦德国时,中国大使馆请考察团看了一部介绍联邦德国战后重建的纪录片。影片详细介绍了战后联邦德国的实际情况。当时,那里一片废墟,不少城市被毁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很多老百姓没地方住,没食物吃,不少人赶着马车、牛车到乡村找吃的,到处是饥寒交迫的平民百姓。但联邦德国在战争废墟上很快大力发展新兴工业,积极开展国际贸易,短短十几年,就实现了快速恢复和现代化。在考察中,他们看到的战后三十年的联邦德国,是如此先进和繁荣,普遍实现了电气化和自动化,代表团的同志们都震惊了。他们在感到我国落后的同时,也增强了振兴国家的信心。
谷牧同志访欧期间,在看到我国与欧洲各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差距的同时,也了解到各国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强烈愿望。在与法国总统德斯坦会见时,法国驻华大使对谷牧同志说:“听说你们要建120个大项目,我们法国愿意有所贡献,给我们10个行不行?”在联邦德国,一些州长表示可以提供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贷款给中国。从这些表态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急于为过剩资本找出路。尽管后来发现集中建设120个大项目在当时并不切实际,中央不久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表明,利用外资加速我国经济建设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