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聂荣臻警卫员 平型关战役首个发现日军
图为98岁的阮受贤
在山西太原一所医院的宿舍里,98岁的阮受贤腰杆笔直,声音洪亮,胸前的勋章闪闪发光。这个被称为“国宝级”革命功臣的老人,曾当过聂荣臻的警卫员,还曾跟着白求恩一起救治伤员。但更让他自豪的是,平型关战役中他第一个发现了日本兵。
背三支枪绕村跑15岁破格参军
1917年6月,阮受贤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一个小山村。
1932年4月,在一次村里举行的“动员青年参军入伍”大会上,15岁的阮受贤第一个报名参加。当年,动员会上的干部看他年纪小,让他等两年再报名参军,但阮受贤心有不甘,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背三支枪,绕着村子跑了起来。
“部队首长看到我参加红军的信念和决心,破格收下了不够年龄的我。”阮受贤说,当时,他被分配在红一军团直属警卫连,每天行军不分昼夜,要走很多路,常常累得全身骨节痛。
临危不惧多次掩护聂荣臻出行
1935年8月,在红军过草地时,18岁的阮受贤被调到军部,任聂荣臻警卫员,多次掩护首长出行。
1940年,八路军总部返回晋察冀根据地。一天晚上,阮受贤和聂荣臻走到井陉铁路时,日军的铁甲车正好经过,并在他们附近停了下来。一看这情况,阮受贤当即掩护聂荣臻悄悄往回绕,结果却绕进了日军的宿营地。
“我们一边打一边跑,聂司令在前面,我在后面掩护,耳边枪声四起,四周还有鬼子哇哇的叫声。”阮受贤说,那个时候他一点没有害怕,当他们从井陉绕过铁路到达阜平境内时才停下来,两人都毫发无伤。
无论聂荣臻前往陕北,还是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不管白天晚上,聂荣臻的身边只带着他。“敌情复杂,如果没有超人的胆识,首长是不会只带我一个人的。”阮受贤说,聂荣臻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影响了他一生。
平型关战役首个发现日本兵
1937年9月,根据战斗指令,阮受贤和115师的战友们参加平型关战役,顶着狂风暴雨,在规定时间抵达了平型关到东河南镇10余里长的公路南侧山地的边缘上。
阮受贤回忆道,当时山里的天气特别寒冷,战士们穿着单军装,又冷又饿,半夜冒雨急行军,被汗水和雨水湿透。9月25日凌晨5点半左右,阮受贤突然发现了一辆敌军车辆进入我军早已埋伏好的伏击圈,他第一时间给聂荣臻汇报,“首长,敌人汽车出现了。”
“你赶紧趴下,不要暴露目标。”
随后聂荣臻向全军传令:沉住气,没有命令不许开火。
一直等到上千名敌军开着300辆汽车进入伏击圈后,一声令下,战士们向敌军展开冲杀。激烈的战斗持续到27日白天,千余日军全部被击毙。阮受贤回忆,那个时候部队没用机关枪打,全部用手榴弹砸下去,日本兵都钻到汽车底下趴着不敢动。
“那一仗打得太痛快了,不仅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也是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阮受贤说。
跟着白求恩学习救治伤员
1938年6月下旬,阮受贤接到任务,他要去山西忻州定襄县西汇村接白求恩。见到白求恩后,未作休息,整理好所有的医疗器具后,马上返程。
几个月后,白求恩穿越敌人封锁线,在河北唐县张各庄创办了当时规模最大的战地医院。
“那时的医院,在今天看来就不叫医院,伤员都是住在老乡家里。”受聂荣臻指派,阮受贤经常要去看望白求恩。白天,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晚上就和阮受贤提着马灯挨家挨户看望伤员。
就这样,在白求恩身边一边“查房”,一边学习,一年多的时间里,阮受贤耳濡目染学习了很多医疗知识。“我和白求恩一起工作,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阮受贤说,1939年11月12日凌晨5点,年仅49岁的白求恩在河北唐县逝世。白求恩生前赠送给他一条鸭绒被子和一把面上镀金的刮脸刀架,遗憾的是,这两样珍贵的礼物遗失了。
在白求恩离世后,阮受贤一直为伤员做简易处理。凭着当年学的医疗知识,建国后,上级部门将他安排进入医院工作。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想到这我就激动不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83年前我参加革命,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能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我感到无尚光荣。”阮受贤再一次用洪亮的声音为自己的革命生涯定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