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下乡知青自愿援建唐山水坝

26.07.2016  10:33

■每天采土方1000公斤往返40公里,一砖一瓦筑就安全之堤

■本报昨天确定10名赴唐抗震救援者,今日出发去看新唐山

■1976年,年仅18岁的王长锁自愿参加唐山陡河大坝援建。

唐山大地震后,不仅有正值壮年的解放军战士、医院医护人员参与援建,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青春飞扬、血气方刚,希望为灾区援建贡献力量。当年石家庄援建了唐山的陡河大坝,共去了10万多人,王长锁就是其中的一员。1976年,刚满18岁的王长锁由一个下乡知青,变成了在唐山陡河大坝参与重建的工人。

□文/图 本报记者 林建树 苗静 通讯员 樊戬 李孟华 白鸽

进展

10名人员确定 今日应邀赴唐

得知我能在唐山地震40周年之际再回唐山,真是太高兴了!”昨天,曾经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的石家庄市民李翠萍高兴地表示,她将和其他9位同样有过唐山抗震救灾经历的市民一道应邀赴唐,去看看今天的新唐山。李翠萍说,她当年是在唐山上的大学,对唐山的很多地方都很熟悉。1976年唐山地震后,已在冶金行业参加工作的她随单位同事一同前往地震灾区,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帮助唐山人民恢复生产,与他们并肩作战抗震救灾。

昨天,本报确定了赴唐山的10名抗震救援者名单,他们将于今日出发。随着7月28日的临近,本报“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特别策划也掀起高潮,将继续报道这10位救援者在唐山的情况。

本报“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特别策划于7月12日启动,面向社会征集40年前参与唐山地震救援的人士。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有近百名当年的救援者打来电话,讲述他们的抗震故事,也希望看看如今的唐山。连日来,本报陆续刊登了几位救援者的故事,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唐山刘氏宗亲会通过本报邀请10位石家庄当年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的恩人,去看一看今天的新唐山。经综合考虑,本报从征集到的近百名救援者中挑选了10人。

与李翠萍一样接到本报通知今日赴唐的读者还有:当年随部队参加地震救援的段连珠、马金泉、贾清河、刘兵群,医护人员王昌平、杨永利,个人自愿参加救援的知青王长锁,为灾区运送物资的秦增勇,抗震救灾打井队成员卢金川。 昨天,入选的救援者都已开始准备行装,他们对这次唐山之行充满了期待。

唐山地震40年了,无论作为大地震的幸存者,还是这座懂得感恩的城市中的一员,我们都不应忘记当年在大灾大难时救助过我们的恩人。我们希望听一听他们的故事,邀他们看一看唐山的变化,让抗震精神与感恩情怀在唐山人中代代相传。”唐山刘氏宗亲会会长刘宜合道出了此次“邀请石家庄恩人看唐山”的初衷,并表示已做好准备恭候大家的到来。

1976年,是王长锁在石家庄藁城下乡的第二年,那一年他18岁。当年9月份下旬,他所在的村庄广播通知说,要组织一批人去唐山援建陡河水坝,作为下乡知青的王长锁举起了手。王长锁下乡的村子一共去了30多个老乡,只有他一个是知青。

因为地震,通往唐山的交通线路多处受损。王长锁和老乡们坐在密不透气的货用火车里,一路颠簸,用了28个小时才到达唐山市区。然后,王长锁和老乡们又步行了40里路,走到陡河水坝。

水坝一旁,陡河电厂原本200米的烟囱已坍塌了一半,昔日繁忙的电厂已然成为一片废墟。空地上,密密麻麻竖立着的都是在大地震中死去的乡亲们的墓碑。有人在墓碑面前烧纸,烧完面前的转过身去,又烧背后的。再看陡河大坝上,遍布着因为地震而出现的裂缝,曾经坚固的堤坝,如今已经成为了危害唐山人民生命安全的定时炸弹。他们必须加快进程,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早日将堤坝修筑完成。

在到达的当天,他们第一时间用草席搭建了供临时居住的帐篷。刚到达的时候,余震很频繁,“有时一天要震四五次。”每当余震发生的时候,房顶的马灯都会剧烈摇晃,有时还会撞到房顶上。

回忆

18岁下乡知青自愿援建唐山

每天采土方千公斤往返40公里

在唐山陡河大坝工作的100天里,尤其是特别忙的时候,王长锁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他说,有时起床时月亮还挂在天上。

采集土方要到4公里外的采集点。他们两个人为一组,用小推车拉回将近1000公斤的沙土,一个人在前面拉着一个人在旁边推,一趟下来就已经筋疲力尽。匆匆吃几口早饭,就又要赶回4公里外,再拉着土回到水库。每天上午运送两趟,下午再运送两趟。相当于每天都需要在两点之间往返40公里路。甚至有的时候他们吃完晚饭,还要在水库大坝上进行整理工作。这还是最近的采集点,采集石子和砖头的地方还要远。

那时候没有运输车,就靠人力拉。”震后的道路崎岖不平,老旧的土路更是让人感觉寸步难行,9月份的唐山气温已经不高了,但还是能感觉到汗水一颗颗从脸颊上滑落。将土方运送到大坝还不算结束,他们还要用钢丝绳,靠人力把拉回来的土方运送到大坝上。随着大坝越修越高,不少工友在这个环节受伤。王长锁还回忆到,在拆除大坝的时候,常常有蝎子从裂缝中爬出来,只要一不注意就会被蜇到。

在援建过程中,因为每天的工作量过大,有人撑不住病倒了,但更多的人坚持了下来。直到12月份土地上冻,他们才从唐山回到了石家庄。

■唐山情结

这些年里,王长锁每次去唐山,都来不及到陡河大坝看一看。他和现陡河电厂的工作人员也保持着联系,密切关注着陡河大坝和电厂的每一点变化。这些年来往于唐山与石家庄之间,他见证了唐山从一片废墟到沿海现代化大都市的转变。40年来,他从未忘记过曾经在陡河水坝上和他并肩工作的乡亲们,他们时常聚在一起,说说当年在唐山援建的往事。

■祝福唐山

王长锁:在旁人看来,去唐山援建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在我的人生中,这件事却十分平凡,年轻的时候就要去锻炼,我希望把我的力量带给唐山人民,让他们从灾难中恢复过来,开始全新的生活。

救援者说

李计留:作为省人民医院第二批医疗队成员,我当年在7月28日下午4点赶往唐山,首先到煤矿医学院,给伤员分发药品、包扎伤口。7月31日下午,空中转移唐山病人的通道打开,我第一时间被调到唐山机场,作为空中救护医生参与病人的护送与转移。地震的伤员太多了,那时候平均26秒就有一架飞机出发。飞机起飞后,我除了给受伤的病人进行简单治疗、发止疼片外,还要把重伤人数、骨折人数等详细地整理出来,写在一张纸条上。飞机到达目的地后,再把纸条交给等在机场的负责人。

武共义:当年,我所属的医疗队正驻扎在张家口下花园。震后,部队在28号上午10时出发,29号到达唐山陡河水库附近。当时物资很紧缺,我们部队带的东西两三天就用完了。地震十几天后主要救援工作结束,我们就到周围农村巡诊。在唐山待了一个月,但最让我牵挂的就是我所救治的两名小伤员,都是十一二岁的模样,其中一个伤员是由姐姐搀扶着过来的,当时他的脚都断了,只有皮肤粘连着,情况十分紧急;另一个小伤员是一个小女孩,头部受伤,明显可以看到头骨,因为实在无法缝合,被转送到其他医院了。这么多年了,我还在牵挂着他们。

王新民:我今年78岁,当年是石家庄化肥厂的一名职工。1976年8月1日到达唐山进行救灾,时任唐山市路北区抗震救灾副主任,主要从事发放救灾物资的工作。那时候,时常会接到一些临时任务,如抬运尸体、喷防疫药品等,当时没有水、没有蔬菜,卫生条件也不好,我在救灾过程中得了严重的痢疾,但还是坚持工作。直到三个月之后,我们为受灾群众搭建好了过冬用的简易房,才离开唐山。

杜晨山:我今年61岁,地震发生时,我在部队担任卫生员,1976年7月28日下午3点接到紧急通知奔赴唐山进行救援工作,主要是负责包扎救护轻伤员和护送重伤员乘坐飞机去其他地方治疗。在唐山参与救援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我们白天救护伤员,晚上还要不断巡查给伤员打疫苗,累了就把雨衣铺在地上睡一会儿。部队将空投下来的食物都分给了老百姓,去的时候带的烙饼和馒头都馊了,也没有吃过给百姓的食物。夏天太阳很晒,后背都被晒掉了一层皮。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