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周边现山寨加油站 “中石油”开中石化发票

25.06.2014  18:58

 

2014-06-25 10:49:4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         京昆高速公路行唐南口附近的一家“山寨”中石油加油站,该加油站从外观上与正规中石油加油站无区别。 崔涛 摄 “山寨”中石油加油站工作人员身着黄色中石油员工工作服。 崔涛 摄         “中石油”加油站开具的收据上盖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票专用章”。 崔涛 摄

   中新网 石家庄6月25日电(记者 崔涛)个体私营加油站却打着知名油企的招牌蒙骗过往车辆和消费者,近日, 中新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河北省石家庄市区及周边地区存在多家“山寨”加油站。这些“山寨”加油站外观装饰与“中国石油”公司的正规加油站雷同,有的甚至一模一样,员工的着装也都印有“中国石油”字样。这些“山寨”加油站多建立在国道、省道周边,一些不明真相的大型运输车辆多在这些加油站加油。

  近日, 中新网 记者来到石家庄市行唐县京昆高速公路行唐南口附近的一家规模较大的加油站。这个加油站红色的棚顶端刷写着“中国石油”的字样和中国石油宝石花的商标,加油站旁树立着巨大的指示牌,上面标有中国石油宝石花的商标和中国石油便利店“昆仑好客”的字样。加油站的加油机上也印有中国石油的标志。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穿着黄色的工作服,胸口处绣有中国石油宝石花的商标。从外观上看这个加油站和正规的中国石油加油站没有任何区别。

  该加油站工作人员称,该加油站是正规的中石油加油站,但是当记者索要发票时,该工作人员称,每个月税务部门只给100张发票,要发票的人多,发票用完了,只能开收据。

  在该加油站开具的收据上,加油站工作人员加盖公章,公章上却显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票专用章”(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中国石油加油站开具的收据上为何加盖“中石化”的公章?该加油站工作人员难以解释,但坚称自己是正规中国石油加油站。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几公里外203省道上一所加油站里。该加油站的棚顶端刷写着“石油服务区”的字样,但是在加油站旁树立的指示牌上标有中国石油宝石花的商标和中国石油便利店“昆仑好客”的字样,该加油站工作人员也穿着中国石油的工作服。在该加油站的加油机上印有中国石油的标志和宝石花商标。该加油站出具的发票却是私人加油站的发票,收款单位名称为行唐县和顺加油站。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该加油站工作人员承认该加油站是私人加油站。

  鹿泉市石铜路与南三环交口附近存在一家“山寨”加油站,该加油站棚顶端“中国石油”字样已经被遮挡住,但是在加油站旁树立的指示牌上标有中国石油宝石花的商标。该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穿着黄色的中石油员工工作服,有的员工工作服上印有中国石油宝石花的商标和中国石油字样,有的员工工作服上这些标志已经被去除。

  该加油站工作人员宣称自己是中国石油加油站,比其他中石油的加油站油价低。但是在该加油站开具的发票上,纳税人名称为一家商贸公司。

  在栾城县308国道冶河镇也存在一家“山寨”加油站。该加油站顶棚“中国石油”字样被改为“三环石油”。在加油站指示牌上的中国石油宝石花的商标上贴有“三环”字样。遮住顶棚和商标的贴纸是崭新的。该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穿着中国石油员工工作服。记者询问可否使用中国石油加油卡加油,该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称不可以。

  据一名过路的卡车司机介绍,这些加油站从外观上难以辨别真伪。对于这些假冒加油站是否存在克扣油品的问题,该司机称,他曾经在这些加油站加过油,但是卡车油箱大,一次需要加上千元的柴油,加油站克扣油品也难以发觉。

  行唐县技术质量监督局的一名负责人李桂平称,在国道、省道上这种私人加油站较多。几年前,这些加油站克扣油品现象较多,但是近几年检查力度加大,克扣油品的现象没有了,但是私营加油站的油品质量难以保证。

  郑永毅是中国石油石家庄销售分公司负责调查假冒侵权加油站的工作人员,郑永毅称,正规的中国石油加油站可以持中国石油昆仑加油卡消费,并可以开具印有中国石油名头和宝石花商标的正规发票。上述几个加油站均是“山寨”中石油加油站。

  对于这些私营加油站的“山寨”行为,郑永毅感觉很苦恼。“经常有消费者打电话投诉中石油加油站有油品数量、质量的问题,但是经过调查却发现这些加油站是假冒的。

  据郑永毅介绍,有一些社会加油站为了个人利益,假冒中国石油加油站。部分“山寨”加油站的油品质量不达标、数量不够,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坑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目前,经过排查已经发现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有15家“山寨”加油站,这些“山寨”加油站的数量还在增加,并且很难根除。这些“山寨”加油站经常和监管部门打“游击战”,风声紧时,就将“中国石油”的标志遮挡住,以应对检查。等到检查过后,将遮挡去除,继续假冒中国石油加油站。这些“山寨”中国石油加油站存在侵权的行为,也欺骗了广大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