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井陉女子患尿毒症 为好心人写下感恩“欠条”
郝秀娟在“欠条”上郑重的按下手印。
郝秀娟紧紧拥抱每一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3月3日,石家庄井陉县天长镇郝家台村身患尿毒症的郝秀娟家来了许多人,其中有些是郝秀娟原来的同事、同学,但更多的是与她并不相熟的陌生人。他们都曾经用自己的爱心资助过郝秀娟,都是应约来这里拿“欠条”的。打这个“欠条”的正是郝秀娟,她把这些欠条,叫做“感恩欠条”。收到欠条的人都很感动,同学和秀娟抱在一起流下了眼泪。他们知道,他们拿到的不是欠条,而是一颗沉甸甸的感恩之心。
说起郝秀娟的故事,要从10年前开始。从小就乐于助人的她曾用一个月的工资1000元资助患有小儿麻痹症造成重残的老邻居,她还多次在单位主动带头为身患白血病的儿童捐款,为突患疾病的残疾人捐款,在汶川地震后身患重病的她依然捐出了自己省下来的那一份爱心。然而命运并没有善待郝秀娟。2006年的冬天,她的弟弟煤气中毒去世后弟媳也改嫁他人,留下一个不满周岁的男孩。父母中年丧子,一时间很难接受这个变故,这时,她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己暂时先不要孩子,把侄子当成了“儿子”来养育。可是就在2007年的秋天,她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爱人陪她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说她得了尿毒症。郝秀娟的爱人说:“我们要上最好的医院,做最好的治疗”。两年过去了,她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这时爱人说要到外地打工挣钱为她治病,然而再也没有回来。
从此,郝秀娟和父母、侄子一家四口开始了艰难的生活,她憔悴暗黄的脸上丝毫找不到曾经娇艳如花的点滴影子,但是她却总能从病痛中努力的挤出一抹笑容。她乐观,积极的心态让所有认识她的人都为之震撼,她努力的经营着这个家的快乐。亲戚、朋友、邻居家不管有什么大事小情,她总是第一个赶过去帮忙。闲暇时,她还会帮本村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上学时曾担任文艺委员的她,教孩子们唱歌,跳舞时也是有模有样的。在她病重的时候,郝秀娟自己录制了自编的舞蹈,她常对父母、侄子说:假如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们就看我跳舞,记得一定要像我一样,快乐的继续生活下去。
从2008年至今,郝秀娟只有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从发病到现在,年迈的父母除了靠种地和低保补助,还要趁农闲的时候,在附近村里打打零工。她也会趁着不做透析的时候,出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零工。可是这些用来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及郝秀娟的医药费是远远不够的。她每个星期到微水镇的医院做两次透析,每次自己负担的费用近400元,亲戚、朋友、同学还有那些曾经被郝秀娟帮助过的人们,开始不断地给予她救助。郝秀娟曾经的一个笔记本变成了她的账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记满了大家给她的捐款数目,小到一箱牛奶、几个鸡蛋,大到几千元、上万元,秀娟都记得清清楚楚。每隔几天就拿出来看看,好像生怕自己忘了似的。
突然有一天,秀娟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她想给每个给她捐钱的人都打个欠条,并和父母约定,尽最大的努力,把钱还给大家。她说:“这欠条代表感恩,代表爱,只有亲手把这欠条交到大家手上,我才能安心。”3月3日当天近30名曾经用自己的爱心资助过郝秀娟的好心人拿到了“欠条”。“本子上记着的好心人很多很多,有些人工作忙今天不能来拿欠条了,以后我会分几次把欠条给大家。”郝秀娟说。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感恩之心,这样一颗普通而不平凡的心因为灾难的来临而放大。
郝秀娟做梦都想要挑起家庭的重任,虽然她贫穷到穿不起一件像样的衣服,但这并不影响她热爱生活。当她面对疾病和贫困时,她从未放弃希望。而当她面对别人的疾苦和灾难,更能主动伸出援手,给别人以希望。这样一个力量微弱到让人心疼的女人,给予我们的却是乐观和希望。我们坚信在感恩互助相互搀扶的日子里一切都会好起来。记者 董永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