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小家电一坏便成摆设 维修贵回收难市民却步
□本报记者 王鑫
走进电器商城,琳琅满目的小家电往往占据半壁江山。据统计,我国小家电市场规模约为3500亿元,且每年以30%的幅度高速增长,小家电已然成为近几年来逐渐走向衰落的家电市场新的利润点。
种类繁多的小家电如豆浆机、烤箱、电磁炉、电饭锅等确实为市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和便捷,可过了三包期,小家电一旦出现故障,维修问题却让市民进退两难:丢了可惜,维修很麻烦,维修价格又没谱。小家电维修纠纷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小家电或成为“一次性消费”。更有消费者抱怨:“小家电一旦坏了,也就成为了‘摆设’。”
据记者了解,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搁置废弃小家电的情况。
2012年,许小姐在我市一家电器卖场买了一台1000多块钱的饮水机过滤器,用了2年,过滤器出现了各种问题,于是她打电话向厂家报修,维修人员修了很多次都没修好,而且因为过了保修期,每修一次都要一百多块。她说:“修这几次都够我买一台新的了,而且修这么多次都没修好,我现在干脆不用了。”
刘先生去年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一套小音响,用了一段时间就坏了,由于这套音响才100块左右,又是杂牌,他觉得没必要修,用修的费用来用一套新的更好。
家住小佟沟的韦小姐说,2011年她在我市一家超市中买了一台400多块钱的格兰仕微波炉,使用两年多以后,微波炉就出现故障,由于已过保修期且听说微波炉辐射较强,所以就放在家中,没再使用过。
当小家电发生故障时,许多消费者都觉得没必要修,修的费用可能比购买的价格还高,所以干脆将小家电搁置一旁,不再使用,小家电往往成了一次性的消费品。
对于上述情况,超市中销售小家电的工作人员表示:“家电不是根据大小而进行维修的,而是看品牌和销售点,品牌厂家售后服务做得好,就算是小家电也会帮客户维修,而对于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小家电,超市也会依据‘三包’规定进行处理。”
记者也咨询了一些家电品牌的售后服务中心,如果家电出现故障,消费者可以通过两种渠道来进行维修,一是授权销售网点进行售后服务,二是通过专业的维修网点对家电进行维修。对于上述案例,售后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有些家电的修理费确实比较高,换一些配件花上一百多块钱属正常价格,维修点必须对维修费用进行明示,如果消费者有疑问,可以要求维修点出示价目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造成消费者不再继续使用小家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修费用比购买费用还高,小家电本身的价格不高,可维修成本却很高,消费者认为维修很不划算,甚至觉得不如买个新的,所以维修小家电的顾客很少。二是小家电不如大家电那么占地方,因而消费者也懒得去处理。三是小家电企业将维修点交给外包商,但小家电维修利润低,造成维修经营者有时候“有活”都不接。
小家电维修价格偏高 市民望而却步
现状
就在前不久,市民李女士两年前花近千元购买的冷气扇突然不转了,因为过了“三包”期,厂家不再提供维修服务,李女士想就近找维修点修一修。让李女士感到意外的是,她连续询问了三四家家电维修点,但没有一家维修公司愿意派人上门维修。
在家电维修市场,除了品牌家电厂家维修外,普通的维修店大多只接受空调、电视机等“大件”维修,家电维修都是采取上门维修的方式。“小家电上门维修成本比维修费还高,如果客户一定要修,那他们得自己将小家电送到我们店里,再由师傅判断是否愿意维修。”一家家电维修店主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家电维修利润在于配件上的高利润,如果不换配件,只是收取人工费用,挣不到什么钱。很多小家电都是一些线路短路、烧坏等小故障;但如果涉及到产品的一些关键零部件需要更换,有的小家电更新换代快,零件已经停产没有供给,维修店一般建议不要维修或直接拒绝维修。有的小型维修点的技术并不过关,可能这一次给客户修好了,没过几天坏了又得修。
即使找到了愿意承接生意的师傅,小家电的维修价格又成了一道坎。
市民刘小姐最近刚换了新烤箱,“旧的烤箱坏了,师傅检查后说要更换电路板等零件,工时费、零部件费用就得300多元,我这台烤箱也就几百块钱,这维修费用的比例实在太悬殊。”通常因为维修费用比例悬殊而弃用的小家电还有豆浆机、面包机、榨汁机等等。“修旧还不如买新”是许多消费者的无奈选择。
目前,大多数小家电的价格都在千元以下,以500元以下的小家电居多,保修期大多在一年左右。“小家电看似体积小价格便宜,但其维修成本并没有因此降低,和大家电的维修费用差不多。”家电维修员王刚表示,商家并不会为了小家电而专门设置一个维修点,维修点一旦设立,就涉及到人工、租金等费用,后勤保障成本很高。但师傅上门修个开水壶和修个电冰箱,其工时费是一样的,按照每小时20元的工时费计算,如果上门维修耗时3小时,光工时费就已经和大家电旗鼓相当,消费者往往难以接受。
王刚说,很多家电企业维修委托当地的经销商,经销商为获得利润抬高维修价格或乱开价,厂家也没办法监管。小家电一般大批量成规模生产,配件则要根据订单进行额外加工,单换配件价格会比较高。
不少市民透露,家中的故障小家电“堆积如山”,最后都卖给了废品回收站或直接扔掉。“小家电似乎渐渐成为一次性消费。”有市民一语中的。据了解,很多发达国家确实不存在小家电维修难题,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消费,坏了就直接更换新的。
从事10年家电销售行业的张强认为,尽管小家电或成一次性消费,但家电维修市场不规范也是事实。一些小家电生产企业实力弱、规模小,没法建立维修网络,因而往往采取特约店形式,这样对售后的维修体系控制就较弱。想要规范和完善小家电维修市场,需要国家出台相关强制性标准,企业应该建立完善优质服务体系。
小家电坏了便被搁置在家
窘境
小家电企业技术门槛低
小家电生产厂家多、品牌杂,而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据统计,每年都有20%-30%的小家电品牌退出市场,但每年都有更多的小家电品牌诞生。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在我市各大家电卖场及超市中,小家电的品种繁多、品牌良莠不齐,如吹风筒、电风扇、电磁炉等小家电,不知名的品牌多不胜数。
厂家多无独立售后服务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我市目前基本没有专门维修小家电的维修点,就算是有,大多店面也比较隐蔽,并且有各种原因导致维修店没办法维修小家电。一家维修店经营者也很无奈地向记者说明情况:“由于小家电品牌繁多,维修店要确保各种型号的零配件齐全,并且还要求维修人员要掌握多种品牌的家电维修技能,才能帮顾客维修小家电,所以维修店有时是‘有心无力’,想修都修不了。”
商家与厂家追求短期利润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小家电的利润反而更高,特别是创新型的小家电,通过技术创新或提出新概念的小家电,销售价格已接近了一千元。实际上比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的利润更高。他说:“因此商家与厂家如果不完善小家电的售后服务,实际上是放弃了争夺小家电这块‘大蛋糕’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