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整改不妨借助“势”和“场”巧力量

30.12.2015  09:14

  最近,从12月23日的审计署网站地方动态栏目获悉,扬州市审计局建立了人大重视、政府主导、纪委督办的“多维”审计整改体系。像扬州这样探索审计整改方法和机制,提高审计整改效率和效益的实践,在全国其他审计机关也在推进。其中,借助“势”和“场”的巧力量,就是一种经验之道和创新举措。

   虽然, “场” 和“势”的巧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存在,平时我们说的势在必行、势不可挡、势如破竹、势均力敌等也都是这个意思。它能够为审计整改释放强大的正能 量。而“场”,却是经过审计自身不懈的努力,利用现场审计具有掌控性、情况熟悉、容易发现整改不实问题、方便敦促和检查监督的优势,或借助外部行政的、舆 论的、纪检的、体制的力量,创造和把握事物的转变时机和条件,便成为一种推动整改,向着审计预期方向发展的趋势性动能,从而推动审计发现和反映问题的有效 解决。笔者就此举例说明。

  某地审计机关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中,尝试了一种有别传统的审计整改模式:“滚动审”和“督住改”,即变“审后促改为审中促改”和“边审边改,改后再 审”,直接将第一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第二次审计检查督办的内容,直到问题整改到位为止。他们对部分县将大量基金存款存在非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有悖 基金风险管理规定的做法,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待后续再审时,又特地关注和检查了这方面的情况。见有关县未见动静,不仅给予了严肃批评,而且责成其立即 采取两项措施:一是要求相关非国有银行作出服务承诺,并由省行对资金安全保障作出承诺;二是向省新农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直到省有关部门要求报送存 储服务银行的有关资料,并作出了批复,才认可了整改结果。

  某地审计机关在社保基金审计中,发现部分经办机构运转经费,直接从基金收入中提取,造成了基金的流失和给付能力的削弱,也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为此,连 续多年以审计报告和信息,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呼吁解决。在全国社保基金审计中,又乘风借势,向当地政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经过连续多年的“喊话”,以及 全国社保资金审计的触发,这一老大难问题终于蓄积形成了“不能再拖”、需要协同解决的势头。当地政府专门召集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进行专题会办,研究落 实整改的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单位。目前,该地财政部门根据当地政府会办要求,已经停止从市本级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中心和劳动就业中心两个经办机构,从基金中 提取经办部门管理费用,并于2011年4月起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同时,该地组织人事部门正在着手研究改变上述2个中心自收自支的单位性质,畅通经费保障渠道。

  某地审计机关还在灾后援建项目审计中,借工程建设系政治工程,关乎当地形象和声誉,以及当地领导高度重视,急于了解前方情况,问题解决效率高之势,将现场审 计发现的工程质量存在隐患和建设质量管理措施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审计报告和信息等载体,及时如实向领导汇报,促进和推动各项质量管理措施的细化和责任的落 实。当地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位领导在报告上都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援建指挥部落实审计建议,切实抓好援建项目建设质量。该地援建指挥部先后召开指挥部、监 理、代建单位、质监、跟踪审计人员、施工企业项目班子成员会议,传达有关领导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工程质量的极端重要性,对照审计问题和建议,完善管理措 施,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奖惩,从而促进了各个管理环节责任的落实。该项工程继荣获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后,前不久又被评为“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 程”。

  对一个项目需要多个单位整改,某地审计机关善于商请并借助政府常务会议这个平台,由政府名义召集各个单位,进行会办研究,集中解决。这样,既减少了“是审计 让我们整改”的抵触和对立情绪,又强化了被审计单位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了审计整改的效率。近年来,该地审计机关对公交公司审计,先后向当地政府提交了 三份审计报告,反映了公交投入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矛盾和体制障碍。当地政府领导多次给予批示,并先后召开了四次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会办,要求审 计机关会同财政、城乡建设等部门,组成联合调研小组,赴外地调研,提出城市公交发展的建议。当地政府第51号专题会议,还研究解决了公交公司历史遗留的问题,如适当提高公交职工收入,原则上按照人均300元左右的幅度涨薪;妥善决好拖欠职工各类资金问题;强化公交公司内部管理;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为市区新增70辆12米长的BPT公交车,分两年更新80辆常规公交,新建城南公交停车场,等等。(潘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