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听故事】扼杀孩子们的童年 吃不得的“探头饭”

09.01.2015  17:17

河北广播网1月8日消息(河北电台记者芳芳、白雪峰)本应该玩耍的年龄,却过早地背负起课业的负担,河北省人大代表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于贵勤把这形象地称为吃“探头饭”,他说,这样不但不会赢在起跑线上,反而扼杀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幼儿时代就应该是玩、培养兴趣、开发智力,应该是这么一个段。在我们现在的农村都已经过早的进入小学了,幼儿就学上拼音了,没到学这个知识就学了这个知识,吃了“探头饭”,原来的饭没吃好,结果这个“探头饭”也是嚼不烂。所以说孩子厌学就从这开始的。

在于贵勤的教学经历中,吃“探头饭”的孩子不在少数,但这却没能让所有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有一个叫李文武的孩子成长经历让她颇为感慨:“李文武这么个孩子,幼儿园虽然我们任务不是很大,但是家里不让,回到家里你必须得学,恨不得让他成大学生啊,没上幼儿园呢家里就开始让他背古诗,会了六十多首,八十多首诗啊。在学校坐在那就有一种非常累的感觉,他‘走私’,好像是眼睛看着老师,不知道心在想什么,本来家长的目标是上大学,结果这孩子就没有上大学。

说到这里,于贵勤一脸的惋惜。她说,孩子的教育,是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不在于起跑早一点还是晚一点,关键在于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父母能否遵循孩子成长的“时间表”,能否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能否让孩子“乐意学,学得好”,远比注重孩子“学了什么,学了多少”重要得多。

她告诉记者:“我管的三个孤儿里面的老二李德民,他从幼儿园高高兴兴的玩、做游戏,我发现我们德民也不落后啊,到了小学,学习非常轻松。要做个什么事,人家孩子累的没治,他呢,非常轻松的把这件事做了,顺利的上初中、高中、唐山大学,毕业之后顺利在唐山工作。直到现在,还是那么阳光,还是那么幽默。

今年两会,于贵勤就带来了这个方面的议案。她说:基础是弓,拉得开才能射的远;基础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基础是源,有源才能川流不息。为了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她建议:“对边远山区多多输送幼师志愿者,把山外的先进教学手段、教学设施、教学信息带进大山,对现有幼师进行在职培训,平时函授,寒暑假集中培训,才能规范幼儿教育,让孩子真正是孩子,有一个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