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国·学习经典】第九期:“治大国,若烹小鲜”

24.02.2015  19:36

    【醉中国·学习经典】

    ——跟习大大学引经据典

    “治大国,若烹小鲜

    子曰师说 | 曹雅欣

    春节假期,大家都是吃吃喝喝的节奏吧?今天我们就来跟习大大学一条有关“”的经典语句~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回答巴西“领导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感受是什么”时称:“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作者:赵际芳。赵际芳,女,哲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一) 什么是“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出自《老子》中的一句名言。《老子》又称《道德经》,是先秦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思想著作,虽然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是上可治国、下可治身的智慧宝藏,被朱元璋誉为“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被黑格尔叹为“东方古代世界的代表”,更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道德经》是除了《 圣经 》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由此可见,仅五千字的《老子》虽言简意赅,却何等思想精妙、博大精深。

    “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道家老子极具代表性的治国理念。老子崇尚清静无为,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他号召管理者,与其朝令夕改地“乱为”、不如拱手而治地“无为”,天下万物、社会发展都自有其规律,只要顺从规律趋势、守住大道方向,就掌握了治国的大智慧 ,这就是“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管理者只要能坚守事物发展规律,管理对象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而“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正是老子这种“无为”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小鲜,就是小鱼,有烹调经验的人都知道,煎煮小鱼最是要耐心细致,如果大翻大炒就容易把鱼鲜弄碎。而“”这个字也正体现出切勿轻举妄动的审慎态度,“”是小火慢炖、不是大火爆炒。

    治理大国,很多人认为应该气势磅礴地大刀阔斧、铁马金戈,然而老子知道大国之乱更加祸国殃民,更该顺势而为,更要谨慎小心,所以 他以 烹小鲜 的动作来比拟治理国家之 兢兢业业

    “烹小鲜 ,第一是忌乱,第二是忌猛:

    烹鱼不能来回乱翻,所以国家政策不能朝令夕改;

    烹鱼不可大火煎炸,所以政令施行要掌握火候。

    ( 以道莅天下

    那么,“烹小鲜”该遵守什么规律呢?也就是说,“治大国”,该遵从什么道理呢?《老子》说完“治大国,若烹小鲜”,接下来就说了——“以道莅天下”,用道来临治天下。

    道家之所以用“”命名,《老子》之所以又称《道德经》,就可见“”之于这一学术门派的重要性。论道,是老子的核心思想。

    那什么是“”?这个问题,连老子自己也没说清晰,他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言说的,却不是普通的道、不能轻易言说;又说“名可名,非常名”,道是可以命名的,却不是普通的名字、不能轻易命名;总之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要问“”是什么?老子告诉我们:道啊,玄妙得很,妙不可言!

    但是道再玄妙,我们也得言说。 简而言之,可以把“”理解为两层意义

    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人类社会的道德理念。

    也就是说, 一个国家只要把握住了这两条:能跟着规律走、不倒行逆施,能坚守道德观、不丧失核心价值,——就把握住了治国之道。

    首先说“”的第一层意义——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对于天地自然的生长是这样,对于社会发展的行进也是这样。

    比如一个政权刚刚开始确立、一个社会刚刚步入稳定的时期,历朝历代都是要休养生息、发展民生,尽快在经济上、在人口上、在政权上,实现社会安定;

    而当这个社会走入富裕、当这个政权走向富强,就开始追求政治上的影响力、军事上的震慑力、文化上的辐射力,保障国强、民富、文昌三步走的全面兴盛,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繁荣局面。

    我们拿这样的规律来回看历史上的王朝兴衰、社会发展,就会发现,起伏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这就是历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