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李泳浅谈内容为王
新媒体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传统媒体地位也随之下降。经管有很多人总是抱怨网友不爱阅读,其实阅读一直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且在不断的增长。据资深媒体人李泳分析,抱怨的人他们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阅读数据,而是一种固化的思维在作怪:国家统计数据说国人每年人均读一本多书,由此可以证明国人不爱阅读。这纯属凭空想象。
而事实是,在读者打开一个新闻客户端的时候,他们就一定是在阅读;在他进入“多看”或“Kindle”的时候,他们当然也是在阅读;当他们打开某个网站时,自然同样是在阅读……这就是事实,阅读无处不在。假如能汇总这样的数据,相信媒体人会欢喜雀跃:天啊,他们太能读了。不错,的确是太能读了。那么多动辄百万字、千万字的网文,居然就从头到尾读完了。而且读完的时间是如此之短。这让人如何想象?
资深媒体人李泳说,就是在阅读如此之广泛,阅读量是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我们媒体人却每日都在提心吊胆,似乎行业消亡就在今天,自己失业也眨眼可见。为什么?我们应该好好想想,什么是媒体或者出版?然后再想想如何通过媒体或出版去让自己生存(获得效益)?想清楚这两点,也就想清楚自己的定位,以及这个行业的明天。
对于第一个问题,资深媒体人李泳是这样理解的。所谓的媒体或者出版,就是将选择的内容简便地传递给读者的过程。这里面有两个要点:其一是“经过选择的内容”;其二是将这些内容简便地传递给读者。网络时代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内容的生产者已经高度多元化,因此使内容泛滥成灾。如今不是担心看不到、找不到内容,而是看不到“想看的”、找不到“想找”的内容。这一点恰恰是媒体人或出版人千百年来始终如一的职责和使命。
我们的任务就是从如此之多的内容中,筛选出更好的东西,或者整合出特定的内容,去奉献给读者。也就是说,你得让你的读者去“省心”。自然,你得了解你的读者,这点跟过去并无不同,只是如今的读者口味更“刁钻”一点罢了。所以,一般来说,你不能去搞千篇一律的东西——那是新浪或搜狐这种门户网站的使命,即便是它们也不能搞个百把十个,有那个三两个足以。
有人会说,我们过去就这么搞,照常活得好啊。不错,过去能活得好。但过去活得好,是因为过去所存在的“壁垒”保护了你。一个北京的读者很难去买一份南京的报纸来看,所以,尽管大量内容同质,两地的两份报纸都活了下来。而一份《北京晨报》和一份《北京晚报》也同样活了下来,那是因为你们分享了这个城市的都市报读者。其实假如就一家,卖的份数会更多,不是吗?
资深媒体人李泳帮大家分享,如今的形势变了,网络时代让这种壁垒不复存在。前例的情形直接就消亡了。所以,你不可能搞一个南京客户端,一个北京客户端。而最多只能类似于上面的《北京晨报》和《北京晚报》,同样的客户端去分享众多的读者。结果就是,这样的客户端只能类似于《北京晨报》和《北京晚报》一样,只能存在那么三两个,除非你能让《北京晨报》看起来真的和《北京晚报》不同。其实,《北京晨报》和《北京晚报》的区别远远比两个这样的客户端大。毕竟纸质报刊是一次性的,《晨报》发了新东西,《晚报》就无需再发,而可以增加当天的新内容。但两个客户端却可以“随时更新”。
作为资深媒体人李泳就一个观点:在网络媒体时代,同质的东西不能同时存在,至少不能大量同时存在。因此,你想做一份新媒体,那么只有唯一的一个选择:创建自己独特的内容。新闻或者某个城市发生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肯定永远不会成为“独特内容”了。所以,都市报、新闻报之类的媒体唯有消亡一途——扪心自问,你能做得比网易新闻客户端等等这些门户网站的更好吗?
综上所述,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应该是以内容为王。在内容整合层面上,要对试图创建一份新媒体的媒体人来讲,创造一个“35氪”却并无意义。网络思维是先入为主的,这种先入为主可能是第一个创建者,也可能是第一个通过推广获得声誉者,总而言之,是首先成为“领域”领跑者。所以,创建新媒体即便你不能创建独特内容,你也要创建独特概念或“内容集”,否则就没什么出路。在广泛互联的网络界面上,试图通过地域等等的壁垒来同质化存活,已经不再存在。
在采访中李泳坦言,她个人是比较看好新媒体的,因为李泳相信由此会更能看到媒体人的创新,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内容。同时,也能看到众多的“内容集”,使读者在浩瀚海洋一般的网络信息中更容易找对内容。这是读者的福分,也是媒体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