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岚昕 媒体人眼中的“社会企业家导师”
姜岚昕,著名教育家、管理咨询专家、慈善家、演讲家,现任世华智业投资集团董事长、北京华夏管理学院(中国首所免费大学)院长、世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他是世华大爱基金、华夏教育基金、岚昕大爱基金等多项慈善公益基金的发起人和创建人,他同时也是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宣传大使、中国扶贫基金会扶贫宣传大使,早在2008年他已被评为“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然而在《国际市场》记者的眼中,姜岚昕老师又多了一个标签:社会企业家导师,而且,其治企、办学的思维令我们难以揣度。
下面就让我们来通过本文了解媒体人眼中的姜岚昕
3年前的“双十一”,世华智业投资集团董事长姜岚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到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宣布其担任院长的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免费办学”。这似乎与他之前的人生经历形成了一个悖论:一个靠教导民营企业总裁如何“赚大钱”起家的人,居然去做了一个必然“赔本”的买卖。
3年后,这个悖论得到了解答,姜岚昕用一个培训行业的新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办学模式,而这正是他正大力推广的,民营企业在目前经济环境变化背景下所需要具备的“新思维”模式。
2014年11月,本刊(即《国际市场》)记者独家专访了姜岚昕,聊聊“免费办学”背后的模式,以及民营企业如今面临的几大重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问:“免费办学”背后的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
答:很多人都质疑过,学院免收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办学经费从何而来呢?其实,学院是以4种模式支撑了学院的生存,并创造了发展的空间。
第一种模式是岗位定制模式。过去学校以向在校学生收取学杂费用为主要收入,现在以收取用人单位委托培育费为主导收入;过去是以学校专业需要为导向的传授理论知识,现在是以企业岗位需要为导向的分享体验实操,未来还可通过职教园区的模式,将专业学习和岗位实操一体化同步运作。2012年开始,与企业联合定向办班优选学生,由企业爱心先行赞助或按毕业后年薪的 5%、10%、15%、20% 向学校交付委托教育经费。
第二种模式是智力投资模式。筛选一批热衷教育和重视人才后续培养的企业,与其常年的捆绑合作,为其企业进行智力资源的投入,输入华夏学院的品牌、智力、人才、资源,在其智力投资的合作单位中,根据双方合作的方向、内容和价值,华夏学院享有其智力投资单位 1%-10% 不等的分红权,作为持续办学经费的有效支撑。
第三种是慈善捐赠模式。企业和个人,可以在慈善机构或华夏学院以企业或个人名义成立助学基金,定向定额捐赠贫困大学生、设立奖学金、教学设施建设等。学校所有被优选的学生一律免费,但可接受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捐赠,不在于捐赠数额的多少,而是把这种无私的精神传承下去。
第四种是创业孵化模式,学校联盟企业家成立“华夏众志创业投资基金”,同时与华夏经济园有力促动,支持在校学生、毕业生和兄弟院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创业,为其提供创业场地、启动资金和系列优惠政策,学院参与享有创业企业 5%-20% 的股权。创业成功的校友,也可自捐利润的适当比例,成立自己的助学基金,将爱心的力量更大范围的凝聚与传递。
问:目前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民营企业而说,你觉得他们应该在发展思路上做哪些相应的调整?
答:未来企业发展的运营归纳为必须符合两大趋势。
一是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现在的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并非一个行业与行业间的竞争,而是互联网对整个时代的颠覆。企业必须将客户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用户和客户的区别在于,客户已经拿钱来买单,而用户是还没有拿钱买单,其更大的价值在于用户形成的数据库。所有的企业的转型中,必须是注重客户体验,先让客户来感知。
企业决策机制也必须改变,以前决策的主导者是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现在变成客户体验委员会。市场变化迅速,互联网无疆界,决策机制必须改变,一线的同仁最贴近市场,企业必须要有决策机制的转变。
另外,企业业务结构也要改变,比如过去的业务和产品,所有产品都卖钱。而现在必须有一部分产品是低价或免费的,先由客户导入,再至利润产品及战略产品。
二是企业必须平台化。老板要有首席架构师的平台,给客户、供应商、渠道商平台,对政府,对银行,只有实现多方受益,平台利润化才会最大,这实际是一种内部合伙人的机制,内部自主经营体的模式。
问: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很多民营企业都采用了股权激励的形式招揽人才,但在具体操作中普遍缺乏经验,你认为民营企业如何正确通过转股、配股来吸引人才资源?
答:通过转股、配股来吸引资源,一直是一个企业家要慎之又慎的难题。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六大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要明确一个基本的资格条件。什么样的人才具备获取转股、配股的资格。首先要考虑他服务企业的年限。根据我的经验,两年到五年是确定一个成员获得股份的最佳时期。
第二,必须具备合作精神的人才有被转股或者配股的资格。
第三,考量目标对象的绩效。其能为公司创造业绩和价值,具体应具备四个特质:第一个特质就是他有没有为公司赚到钱。第二个特质,即他要能为公司省钱。第三个特质,他能够带动大家积极进取,努力奉献,能让大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状态,他应是那种起拉动作用的员工。最后,他必须有大量的可以转换成生产力并且让公司增值的资源。
第四,就是要考量目标对象的职务。如果要获得股权的转让,或者配股的资格的话,这个人的职务必须是经理级别以上。如果一个员工想和公司一起走得更远的话,他不仅要做好自己,还要带好一个团队,这样就可以促进公司业务的增长了。
第五,就是要考量团队贡献。要看他对团队是否产生过很大的推动,有没有协助团队去增长绩效,有没有帮助过团队,有没有用一种牺牲精神去成就团队。
第六,就是要考量忠诚度。员工要对这个行业,对公司,对他的事业,对他选择的工种,对他正在从事的工作有忠诚度。只有忠诚于事业的人,才能在岗位上全力以赴,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才能真正地引领更多的人去打拼,最终创造最大的业绩。
问:就你接触的民营企业家而言,还有哪些方面的能力是需要加强的?
答:预算管控,算是民营企业家一个较普遍的软肋。
对民营企业家而言,预算管控必须遵循三大原则,第一条是战略在哪里,钱就花在哪里。战略就是企业的经营重点、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企业今年的重点项目和产品是什么、重点开发的区域是哪里,企业的钱就应该花在哪里。企业今年重点开发的区域是北京,那预算的大部分钱就花在北京;企业今年重点开发A产品,那钱就要重点花在A产品上。如果企业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乱花钱,重点开发北京却把钱花在其他的城市;重点开发A产品却把钱花在B产品、C产品上,不仅丢失了重点,B产品、C产品也会得不偿失。
原则就是确定"一对一"的盈利关系。很多经营者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用老公司赚的钱去投资新公司,以老养新。其实,不管老公司如何赚钱,只要你去投资新的公司,你一定要做预算,你的战略就是"一对一"的关系。
新公司的预算花多少钱跟老公司赚多少钱没有任何的关系,如果新公司的预算花完了都还不能独立,那就说明新公司不行,就必须立刻下马。否则,一旦你拿老公司赚的钱去养活新公司,那只会不断地抽取老公司的"血",越抽越空,最后两面受伤,导致整个公司出现隐患,甚至轰然倒下。
原则就是机制第一,权利第二;认真第一,胆量第二。很多国内的企业家,觉得自己是老总,我说投资500万元就500万元了,财务还搞什么预算、投入分析,没那么麻烦,把钱拿过来就是,反正亏了也是我的钱;还有一些企业家经常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有今天不就靠当时胆子大吗?这是逞一时的英雄豪气。而现代的企业管理理念告诉我们:机制第一,权利第二;认真第一,胆量第二。
一个企业、一个人最难赚的钱是1万元、10万元,因为这时你没有资源、没有能力、没有关系;最容易赚的钱是100万元、1000万元,因为你有基础了,资源丰富了,财大气粗了。但是,当你最容易赚钱的时候,也是你最容易亏损、下滑、倒闭、破产的时候。
在具体操作中,预算管控可分为事先、事中、事后三个阶段。
事先管控就是要做好预算计划。首先,要准确预测投资的费用。每一次投入的资金是多少?如果超标,最多不能超过多少?都必须有具体的数额。其次,要预估投资的周期。每一笔资金的投放时间?需要多久才能开始回收资金?要做好总体投资的计划表。
事中管控就是企业要做到实时监控。事先做好的预算计划可能会在事中执行时出现偏差,所以企业要分析差异的大小、出现的原因,接着列出调整的对策,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调整计划。
事后管控即考核与评估。考核和评估当初的预算计划做得是否科学、合理、准确,事中是不是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规定的周期和投资额执行的,找出不足并改进。
《财富圈》也这样评价姜岚昕老师:姜岚昕用大爱书写了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用真心、真情回报社会的典范,他的教育不仅仅是授技,更是育人。美国经济学家德鲁克曾说:“企业家是革新者,是勇于承担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企业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者”,也是市场机制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作为企业家的优秀导师和实战型管理专家,姜岚昕更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为使命,在躬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