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汩醽谈“本草干红”的产业前景

17.10.2014  11:14





  姚汩醽,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在中国农业大学师从段长青教授攻读葡萄酒专业,葡萄酒文化学者,葡萄酒产业发展咨询师,“健康、营养、葡萄酒”的专栏作者。

  第一次见到姚汩醽(gǔ líng)老师的时候,非常惭愧竟然不认识她三个字名字中的两个字。姚老师笑着说,很正常,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两个字。

  《汉典》中说,“”为涌出的泉水;“”则引申为极甘美的酒。

  最初的感觉,姚老师的名字和她清秀端庄的外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以至于一开始就给人很多困惑,名字中喜欢用生僻字的人会不会很古板,说话会不会很刻薄,在这个名字的背后,会是一个怎样的葡萄酒女人呢?北大学医出身,竟然著述了好几本葡萄酒专著,看上去还很清纯的女孩子,已经多次被电视台邀请为健康节目的嘉宾,甚至她还是国内葡萄酒行业的资深评论师,本科毕业差不多有十年光景了,她却突然去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攻读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专业硕士学位,话音里几乎一点没有北京腔的这个北京女人真是一个神秘的女人。

  姚汩醽老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学医5年,专业是预防医学,毕业后本应该去疾控中心或者什么研究所工作,可是,她却弃医从文,选择了做“时尚健康”类杂志的一名健康编辑,并且做的风生水起,直到她做了《健康》杂志的执行主编的时候,她再一次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恋上葡萄酒”。

  一旦“恋上”了葡萄酒,她很快就“轰轰烈烈”起来。她自己游历了欧洲的著名葡萄酒产区,刻苦钻研葡萄酒品鉴知识,与“风土”、“其味”搅在一起,沉湎不知疲倦,一口气编写出版了《葡萄酒品鉴宝典》《葡萄酒配餐宝典》两本大部头的书,还译著了《跟法国葡萄酒大师学品酒》以及法国蓝带厨艺学院编写的《实用葡萄酒宝典》等书籍,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葡萄酒普及的地方,她着力推广葡萄酒文化,或许是对葡萄酒过于痴迷的缘故,她竟然在本科毕业十余年之后,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攻读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专业硕士学位,师从中国葡萄酒种植与酿造的首席科学家,攻读起非常专业的葡萄酒学问了。

  对于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姚汩醽老师坚持“文化是葡萄酒发展的根基”的观点,她认为“如果说其他工业产品的高附加值主要体现在其科技含量上的话,那么对葡萄酒来说,它的高附加价值还体现在文化含量上。”所以,她始终在呼吁,国产葡萄酒一定要重视葡萄酒文化,如果不重视发掘、保护、弘扬葡萄酒文化,这个产业就没有生命力。“发展葡萄酒文化的重要一点,是让葡萄酒文化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姚汩醽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葡萄酒文化发展观”。

  与姚汩醽老师的对话,始终围绕在中国本草葡萄酒发展前景与“本草干红”新兴产业业态上。姚汩醽老师认为,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应该是多彩的,本草干红是一个创新的方向;在干红中融和了上千年的灿烂的中医药文化,不单纯是提高了它的营养附加值,还提升了其文化附加值。葡萄酒的文化和其地域性分不开,越有民族特色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世界上每一种葡萄酒都是在强调本土特色、民族文化,其实强调了民族性,就是强调了国际性。中华中医药学是民族特色的,对民族健康发挥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从健康角度讲,本草葡萄酒有理由成为中国葡萄酒发展的特色之一,中国的本草葡萄酒,将“品质、文化、体验”一起推广、培育和发展,将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前景。

  姚汩醽老师说,在西方,有很多的“草本利口酒”,比如法国的查特修道院酒、法国廊酒,意大利的味美思酒,葡萄酒古国摩尔多瓦也有这样的草药葡萄酒,都是用了非常多的植物与葡萄酒蒸馏酒调制,口感偏甜,酒精度偏高,当然,这与这些酒品生产时期的技术条件有关,按照葡萄酒的分类,它们也可以叫做“加香葡萄酒”;中医药是中国的特色,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医学体系,本草在养生和治疗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中国发展的本草葡萄酒,也可以叫做“本草利生酒”,“利生”与“利口”的区别,就是在于功效指向不同;“本草”与“草本”的差异,也说明了配方依据的本质变化;

  中国在“本草葡萄酒”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都不是很丰富,百利生葡萄酒业创建的“百利生”本草干红系列产品,能够脱颖而出,即是现代工艺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创始单位的创新之举,方向是正确的,未来还需要从产品的营养指标量化、生产工艺管控等多个方面努力,这样,百利生才能成为中国养生葡萄酒的领军品牌和骄傲,也才能被世界葡萄酒界逐步认同。

编辑:【梅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