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话民生】小病去大医院 选三甲还是社区?
如今,大家看病还是喜欢往三甲医院跑,很多人一点小病也要找“大专家”给看看。我们来听听全国人大代表们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没有说到看病难这个词,其实在咱们国家看病并不难,就是程序有了问题了……”一天的会议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医大副校长王宝山并没有休息,而是和全国人大代表胡翎聊起了老百姓扎堆看病的话题。王宝山深有体会地说,现在大医院是人满为患,而乡镇医院、社区医院却冷冷清清,“现在有的人感冒、扁桃体炎也非得到协和,上协和挂号排几天,就是一句话。实际上可以解决,这是制度的问题。美国的制度是你没有下级医院的转诊上级医院是看不了的。”
全国人大代表胡翎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去年,她带家里老人到一家三甲医院看病,连去了好几天都没挂上号。在她看来,一般的小毛病完全可以去社区医院,不但就医环境不拥挤,医生给看得也仔细,“现在科学知识的这种普及,头疼脑热的可能我们自己就知道买点什么药。就是小病我觉得选社区医院就可以了,就不要再增加这些大医院的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郭淑芹告诉记者,之所以大型医院和基层医院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境况,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医疗资源差距太大,“基层指的就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还有一些县医院,但是像这些单位,第一个就是缺乏高精尖的人才,高端的人员下不去,大学毕业生又不愿意来。第二呢,就是缺乏必备的救治设备和检测设备。”
要想改变看病无序以及资源不平衡的现象,郭淑芹认为,应该尽快完善分级诊疗机制,不论从医疗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要出台政策向基层医院倾斜。目前,陕西、江苏都已明确要在今年“试水”分级诊疗,“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建设,人才引进,国家还需要投入。分级诊疗就是尽快地要有个配套政策,包括国家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职称评审,补偿机制,还有基层的一些基本医疗设备等。让这些基层的医务人员,能够长期地为基层的老百姓服务,做一个‘永久’牌的乡村医生。”(河北电台记者屈冠华、齐晓斌、李亚玲、霍惠兰、高丽红、孙振镔、孙兰、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