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仁委员建议:建立全省统一的信用平台体系
河北新闻网讯 “我省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已成为金融创新和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对众多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消费者而言,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信用风险。”省政协委员陈智仁建议,尽快谋划建立全省统一的信用平台体系,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将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信用信息纳入企业和居民信用信息数据库的采集范围。
陈智仁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和信用体系,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良好规范和合理约束,进而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明确监管部门的责权利以及分工,保证监管到位。同时,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信息透明,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并畅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其次监管部门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实时追踪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新动态,与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将监管融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互联网金融奖惩机制,完善失信披露制度,防范借款人多重负债,提高失信者的违约成本,降低贷款信用风险。建立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打通线上线下,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共享信用信息,防范借款人恶意欺诈等信用风险。
他提出,要加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鼓励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发展互联网金融,首先需要的是扩大金融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和维护客户群,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式平台优势,强化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满足客户一站式和多样性需求服务。其次加大技术研发,改进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环境,实现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安全畅通和信息安全传输。对金融机构而言,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优势,加强对其他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互联互通,开发更多适合网上营销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鼓励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互联网金融市场需求很大,急需互联网金融人才。“借助京津优势,加大对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陈智仁委员呼吁,一方面省属高校加强相关专业建设,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的人才。同时加强与京津两地的联系,建立完善区域互联网金融人才工作合作运行机制,推动建立京津冀互联网金融专家数据库联盟,逐步实现人才资源在三地间的共享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