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六姐妹”护理组爱心接力 30年照顾精神病患者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张辉 李中平 文/图
唐山市第五医院,唐山唯一一所市属精神专科医院,这里有一个大多数人并未听说过的“六姐妹”护理组,至今已经历三代,传承30多年。年复一年,“六姐妹”精心照顾着病房里的精神疾病患者,用真诚和爱心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誓言。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卫计委共同组织的“中国梦·赶考行——— 最美河北人”活动中,“六姐妹”护理组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最美健康卫士”称号。
“六姐妹”护理组已传承三代
“六姐妹”护理组组建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五院由简易房搬到大楼,医院病床增加,需要医护人员。1984年9月,刚刚从唐山卫校护士班毕业的6个姑娘被分配到了唐山市第五医院精神一科,担负起了护理男精神病人的工作。由于当时6个人都是20岁左右的姑娘,又在同一病区工作,人们亲切地称她们为“六姐妹”。
从1984年到2015年,“六姐妹”护理组已经走过了31个年头。“六姐妹“护理组也早已由原来的男病区更换到现在的重症女病区,成员也换了一代又一代,然而,她们的工作性质没有变,对患者的真诚和爱心没有变,“消除偏见,爱岗爱患,温馨服务,甘于奉献”的“六姐妹”精神没有变。
如今的第三代护理组,是清一色的80后。
“六姐妹”性格迥异皆有爱心
“六姐妹”护理组的成员们,虽身处特殊工作环境,每天面对特殊人群,但却丝毫没有压抑的感觉。她们或者开朗活泼,或者温柔娴静,无一例外,都是积极向上的。“有时候病人比较偏执,我们就得想办法。”热情活泼的佟艳靖说,按照规定,病人排队领药吃药,3位护士在现场,两位负责照顾病人排队,一位负责发药并监督病人吃药,有一天发药时一位病人就非要闹着上厕所,无奈只能中途暂停发药,由一位护士专门带着她去上厕所。
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姐妹们和科室同事们会主动捐款为患者买糖果,准备文艺节目与患者共同过节联欢。她们还经常捐款捐衣物,从家中带来可口的饭菜,改善病人伙食。
每个姐妹都有一个记事本
“你们就是上帝”,曾经有家属这样对“六姐妹”说,而这也是“六姐妹”用心换回的“心”。第三代“六姐妹”护理组里的每个姐妹都有一个记事本,用于记录患者信息和需求,患者需求原本应是家属的工作。
在“六姐妹”所在的四病区,有一些长期住院患者,已经住了10年、20年,甚至30年了。她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是亲人无法照料者,也有的是被亲人遗弃的。为更好地照顾和护理患者,科室成立了爱心互助小组。爱心互助小组由20名长期住院的患者组成,分三个小组,吃饭时姐妹几人约在一起吃饭,像家人一样;洗澡时,相互搀扶,帮助穿脱衣服,清洗身体;娱乐时,大家一起玩扑克、下棋、聊家常。“六姐妹”分别负责协调指导爱心小组活动,了解患者动态信息,及时反馈给管床医生、护士长,以给予针对性的防护,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
患者特意寄来特殊“红包”
“在路上看到病人,我们从不会主动打招呼。”“六姐妹”之一王凤杰说,即使在病房内曾是“熟人”,在病人出院后再见面,如果病人和家属不主动打招呼,她们就会装作不认识,这是她们的一条“规则”,虽然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是她们理解病人和家属不愿被人知道病情的心情。
然而也并非所有病人都是如此。王凤杰在婚礼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红包”,这份“红包”是位出院的黑龙江患者特意寄来的。原来,这名患者从东北来唐探亲,因生活琐事引发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小王像对待亲姐妹一样,给她洗澡、喂饭、喂药,还被她抓伤了手指。但小王不记恨患者,一如既往地细心照料,有空就找患者谈心、做心理疏导……患者知道小王即将结婚,出院时非要给小王买礼物,被她婉言谢绝了。回到家乡后,患者还是念念不忘,寄来“红包”表达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