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农民增添负担 能给农民带来好处 太原疏堵结合推进秸秆禁烧

19.09.2014  12:15

    初秋的太原,秋风起,天转凉。望着一望无际丰收在即的玉米地,农民满脸喜悦,而农业和环保部门负责人则满脸凝重。因为,随着秋收季节的来临,秸秆禁烧工作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太原市委、市政府日前提出“用两年~3年时间,在全市杜绝农作物秸秆焚烧,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全覆盖,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的奋斗目标。目前这一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如何?今年又将采取哪些措施?

  秸秆焚烧能否“堵”得住?

  太原市是煤炭大市,同时也是农业大市。近年来,每到秋收季节,一些县(市、区)秸秆随意丢弃和焚烧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事实上,农民也知道秸秆焚烧的害处,但对农民来说,付之一炬还是最经济的。”一些基层干部表示。解决好这个矛盾,不给农民增添负担,甚至能给农民带来好处,成为关系秸秆禁烧成败的关键。

  为进一步强化秸秆禁烧工作,今年太原市成立了分管市长任组长的全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领导组。太原市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建立了“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的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形成环环相扣、层层督导、落实到位、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新格局。

  “各县(市、区)成立了巡逻小组,实行周报告制,在应急时期采取日报告制。”太原市农委环保站站长杨美玲说。太原市农委、环保部门还成立了督导检查组,不定期对各县(市、区)的秸秆禁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以便及时妥善处理秸秆禁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太原市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墙体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经验,让广大农民群众自觉杜绝秸秆焚烧,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如何推进?

  “实现秸秆禁烧,不能只靠人盯人的严防死守,‘堵’不是治本之策,各地应更注重‘疏’,采取‘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办法,力求从根上破解秸秆禁烧难题。”太原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韩润福说。

  今年,太原市一方面将秸秆禁烧工作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扩蔬菜、强杂粮、增葡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今年上半年太原市已减少玉米种植面积5万亩,顺利地完成了每年减少5万亩玉米种植目标任务。

  另一方面,太原市因地制宜开展了秸秆发电、生物质燃料、饲料化和有机肥试点示范建设。记者在太原水塔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看到,公司在清徐县总投资3.1亿元建设的2×15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目前办公楼主体已封顶,机械设备已部分到位。“预计10月份可投入试运行,年可转化玉米秸秆20万吨以上。”企业负责人说。

  太原市依托种粮大户、代耕代种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等,组建秸秆机械化还田服务队,建立秸秆还田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目前已辐射清徐县、小店区、晋源区3县(区)种植区域。

  记者日前随太原市农业部门负责人来到尖草坪区向阳店村,只见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大片玉米地里东奔西忙,收割、粉碎、装运一条龙。

  “我们现在每天能完成大约3500吨的青贮任务。按照年初签订的合同,农民每种1亩玉米,秋收时我们一次性补贴给农民1500元钱,这样农民每亩实际纯收入比原来要高出1000元钱。”正在收割现场指挥的山西九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冀鹏说。

  去年以来,太原市以尖草坪九牛牧业、阳曲县汇鑫源养羊等标准化健康养殖企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结合正在实施的阳曲县百万只羊养殖工程,秸秆青贮和饲料化加工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秸秆青贮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饲料加工利用能力达到4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