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求生 民营粮企盼“国民待遇”

04.07.2014  11:29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几乎是占据了粮食经营的半壁江山。而从近两年民营粮食企业的经营运转情况看,其经济发展的路径并不顺畅,经营空间也受到挤压,甚至有些地方的民营粮企还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滑坡。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粮企的发展呢?从现实中可说是一些政策在起着主导性作用。客观地看,能引起企业间利益差异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政策性粮食经营权的局限性;二是信贷政策的选择性。因为,商业性经营在没有市场价格优势和利好空间时,就已失去了持续经营的商机,如果再遇一些政策性的不利因素,会使民企更加陷入经营与放弃的两难境地。

  从粮食政策上看,政策性粮食除中央专项储备粮和地方专项储备粮外,其他的临时储备粮都是因市场粮价波动过大,国家为了防止“谷贱伤农”而出台的临时性政策,势必导致政策性企业与商业性企业出现相对利益差异。

  从信贷政策上看,由于涉农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收购资金贷款是要靠抵押来实现的,且贷款的门槛设置的较高,客观上造成民营企业贷款难,使他们没有足够用于粮食收购的资金保障。 民营粮企遭遇“玻璃门”

  近两年,国家临储收购挤压了民营粮企的经营空间。政策性粮食主要是由中储粮企业和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作为承载主体的,能够享受到政策性贷款、补贴和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但是,民营企业想要分一杯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一点,仅在临时储备粮上就会清晰地看出这两种性质经营的差别。在东北一些地区,国家临储的启动,使得一些没有承储资格的民营企业,在本来就不够景气的经营基础上又滑落到雪上加霜的盈亏起点。

  诚然,政策性粮食应由国字号粮食企业经营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政策性对民营企业和商业性经营震荡过大时,站在平衡发展民营经济的角度上,就应该考虑一下民营企业的利益问题。

  国家出台的临时储备粮经营原则是:主要由国有企业承担,但在国有粮食企业网点少、不能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的地方也可以由民营企业参与经营,分别为全过程承储和租库承储两种形式。在承储资格审批过程中,要经过各级粮食主管部门、中储粮系统当地的直属库、各级农发行单位的层层筛选,初选后还要由各部门的主要领导签字上报。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民营企业把资料已申报到最后关键性的部门时,却会被推三阻四地耽误了上报时机,导致一些企业得不到政策性粮的承储权;二是已获得承储资格的企业还会被以一些不可预见的理由停止收储。

  在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储存粮收购是由国家分地区定价,高于市场价格的收购价。

  这就注定了民营企业无法收粮的被动局面,因为,有了高价就不会有人去卖低价。如果民营企业拿不到政策性粮的经营权就掌握不了粮源,掌握不了粮源就会失去经营和发展的商机与希望。

  信贷政策遏制了民营粮企启动资金的源泉。一些地方的民营企业乃至于一些已改 制但不够到位的国有企业,很难得到商业性贷款支持。民企要有足够的抵押,而一些地方性的国企还要有县级以上的政府承诺。所以,信贷政策的限定也给民营企业的商业性经营形成了一种遏制和增加资金成本的因素,因为,商业性贷款上浮10%的利率形成的利差,也会给民营企业造成一块不小的利亏差异。

  国有民营能否一碗水端平

  那么,应如何解决民营粮企发展的瓶颈问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顺:完善企业利益的共享性。凡有收购能力和储存条件,并且具有信贷信誉度的民营企业,要与国有企业享有共同的国家临时储存粮的承储权利。这也符合6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仓储设施建设,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的精神。

  简化审批程序的多头性。审查国家临时储备粮收购企业的准入资格时,要由粮食主管部门、中储粮部门、农发行共同在联席会上审核通过直接上报,杜绝确定上报资格后的多层审批。

  促进信贷政策的同一性。在信贷政策上要以同等政策去对待国有与民营企业,对于大宗粮食品种的收购贷款,只要是符合收购条件的就要给予收购资金的保障,不应设置“歧视性”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