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两个月内再度“定向降准”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王宇、王培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据介绍,“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
按此标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央行表示,此次定向降准的范围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
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表示,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相关:
央行“定向降准”实施频率明显加快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王宇、王培伟)中国人民银行9日晚间宣布,自16日起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再度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这是自4月25日以来央行第二次实施定向降准,前后不过五十几天时间,央行“定向降准”的实施频率明显加快。
此前,4月25日央行下调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市场预测这次降准可定向释放流动性1000亿元左右。由于这一政策更具针对性,与覆盖所有商业银行的“全面降准”有所不同,故被市场称之为“定向降准”。
就在金融市场尚处于对第一次“定向降准”消化回味之时,在一个多月后,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即提出,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传递出决策层将再次出台“定向降准”措施的强烈信号,一时间,关于下一次“定向降准”的时间节点和实施范围的猜测,充满了金融市场。
此后,6月6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为增加有效供给,有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定向降准”相关政策,王兆星的表述进一步加大了近期“定向降准”政策出台的概率。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能在50多天时间里两度出台“定向降准”政策,说明其政策效应已被决策层认可,如果未来经济形势未见明显好转,不排除央行继续出台第三轮“定向降准”政策。
定向降准与IPO开闸同期而至 对A股影响几何?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题:定向降准与IPO开闸同期而至 对A股影响几何?
记者赵晓辉、吴雨、陶俊洁
9日晚间,沪深股市迎来了两则重磅消息:央行再次定向降准和IPO二次开闸。一个利好,一个利空,作用互相抵消之后,A股恐仍难摆脱震荡走势。
在50多天时间里,央行两次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9日的降准更是将范围扩大到大约三分之二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由此释放的政策信号无论是从基本面角度还是流动性角度都对股市产生利好。
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师杨德龙认为,之前央行表示将实行阶段性降准,这次定向降准符合市场预期。此次降准主要针对涉农银行,定向支持涉农贷款,对汽车金融等实业公司和金融公司、小微企业等予以支持,体现了政府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有利于促使经济企稳反弹,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股市。
“定向降准范围扩大释放出支持经济薄弱环节的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对宏观经济走势的信心,这是央行定向降准对股市的最大影响。”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说。
不过,由于政策力度有限,市场并没有因此而迎来流动性的整体向好,股市格局很难由此扭转。实际上,自4月份央行首次定向降准以来,A股一直维持了震荡走势,未能因货币政策微调而改变颓势。
“考虑到此次降准的规模不大,对实体经济和股市的实际影响都不会很明显,主要是表明央行的态度。对于股市而言,短期形成利好刺激,但考虑到经济基本面,反弹的高度有限。”杨德龙说。
与央行利好政策同期而至的还有IPO的二次开闸。证监会9日晚间表示,已经有10家企业通过IPO程序审核。这意味着自1月份以来暂停4个多月的IPO终于步入常态化,股市即将迎来源源不断的新股上市。
此前,股市对于IPO一直是谈虎色变,扩容压力不言而喻。不过,分析人士认为,IPO靴子落地反而有助于股市企稳。“IPO开闸的担忧已经体现在股价里了,近期股市低迷已经对重启进行了充分反映。”杨德龙说,结合定向降准,一个利好一个利空,相互抵消,后市可能仍是震荡为主,单边上涨或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针对定向降准对银行股的影响,赵庆明分析说,降准对于整个银行股是利好,不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与央行存准较低的利率收益相比,释放的资金用于放贷可提高资金收益率,对银行股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不过,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认为,此次降准主要对农商行、城商行有积极作用,但毕竟上市的城商行较少,不会对银行的整体股价产生太大的影响。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题:“定向降准”怎么降——三问央行二度“定向降准”
记者王宇、吴雨、王培伟
中国人民银行在短短50多天的时间里,两度实施了定向下调准备金率政策,此举引发市场的强烈关注。央行为何再度“定向降准”?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是否发生改变?如何看待其政策效果,种种疑问亟待解答。
“定向降准”怎么降
“‘定向降准’工具正是对小微、‘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针对性政策。”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海琳认为。
据介绍,与“全面降准”所不同,“定向降准”并非针对所有商业银行。根据央行政策,此次降准条件为: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其中“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按此标准,此次‘定向降准’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较上一次‘定向降准’力度明显扩大。与大银行不同,这些商业银行的客户相当多一部分属于中小企业,央行这一政策就是要着力于解决其融资难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央行也表示,人民银行一直以来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领域。此次定向降低准备金率就是要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领域,确保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更加顺畅。
“‘定向降准’是一项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旨在既要保持货币总量适度稳定增长,又要大力支持具有真实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企业,尤其是对就业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小微型企业。”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
货币政策基调是否改变
央行连续两次“定向降准”,是否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基调发生改变?对此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定向降准并非全面宽松,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没有变化。
“央行选择再度‘定向降准’而非‘全面降准’,向市场明确传递出央行维持现有货币政策基本取向不变的态度。”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说。
央行在其晚间发布的新闻稿中也表示,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仍不具备全面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条件。虽然开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一季度7.4%的增长水平表明仍在合理区间内,就业水平也依然保持平稳;另一方面,与去年此时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上扬明显不同,目前我国银行间利率水平保持较低位置,新增外汇占款仍未见明显减少,整体流动性充裕。
“这一制度安排类似于央行动态差别准备金率调整机制,属于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体现出央行更加着力于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孙海琳认为,当前满足实体经济贷款比例要求的银行,如果未来贷款更多流向政府不鼓励的领域,其准备金率将自动提高;当前未满足实体经济贷款比例要求的银行,只要通过调整贷款投向结构,未来就可能享受准备金率的降低。可见“定向降准”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一种正向激励,货币政策有了结构调整的功能。
“预计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定向调整的节奏还将有所加快,扩大‘支持小微企业’再贷款规模、专项金融债等措施即将出台。”谢亚轩预测。
如何看待其政策效果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定向降准”规模明显大于第一次,可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数千亿元,但是否可以达到预计的政策效果则有待观察。
“此举可增加至少3500亿元的可贷资金,如果能全部用于小微企业、‘三农’和个人贷款,应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不过向松祚同时表示,“定向降准”需要其他政策和机制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定向降准是否能发挥出预计的功效还有待观察。”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对于风险较高的小微业务,小型商业行和城商行更乐意做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较高的同业业务。有了可调配的资金额度,银行是否会真正投到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还得打问号。
对于专家的担忧,央行指出,金融机构应切实按照信贷政策导向要求,将释放的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信贷结构优化。人民银行将对金融机构执行情况加强检查和督导,评估政策效果,保持正向激励作用。
“金融机构应调整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员工服务小微和‘三农’的积极性,银行金融机构应该改变盲目追求做大做强的冲动,专心服务某个区域、某些行业,力求做精而非盲目做大。”向松祚建议。
评论:“定向降准”并非全面宽松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评论:“定向降准”并非全面宽松
记者王宇、吴雨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16日起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再度“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这是50多天时间里央行两度实施“定向降准”。可以说,我国货币政策已经进入到“定向降准”的通道,不过,此举并不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的全面宽松,我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
如果把央行释放流动性比作为农业生产中的灌溉行为,那么“全面降准”就是大水漫灌,而“定向降准”则是“精准滴灌”,与受惠于所有商业银行的“全面降准”不同,“定向降准”只实施于满足条件的商业银行,其目的就是要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领域,确保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更加顺畅。
之所以不放开货币的总闸门实施“全面降准”,是因为目前我国仍不具备全面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条件。虽然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一季度7.4%的增长水平表明仍在合理区间内,就业水平也依然保持平稳;另一方面,与去年此时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上扬、“钱荒”危机四伏明显不同,目前我国银行间利率水平保持较低位置,新增外汇占款仍未见明显减少,整体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
正如专家所言,此次“定向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与“全面降准”不可同日而语,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它属于“微刺激”和“点宽松”,不会对货币投放造成根本性的影响,更不会推动相关资产泡沫的膨胀。
当然,“定向降准”的政策是否发挥效用,关键还是要看金融机构是否将所释放的资金真正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否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其政策效果仍有待观察。
央行将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引导信贷资源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按此标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
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一直以来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领域。此次定向降低准备金率就是要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领域,确保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更加顺畅。金融机构应切实按照信贷政策导向要求,将释放的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信贷结构优化。人民银行将对金融机构执行情况加强检查和督导,评估政策效果,保持正向激励作用。
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条条血脉
新华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王宇 吴雨)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服务实业是题中应有之意,但靠水漫金山式的资金投放扶持实体经济的做法并不可取。由于当前我国融资结构的失衡,相当多的金融资源并未能有效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中去,相反流到了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市场、银行拆借市场等投机性领域。此时如果全面放松货币闸门,不但对化解实体经济融资困局效果不彰,相反还会加剧融资失衡现象,助推资产泡沫的膨胀。
有的地方资金汹涌,有的地方却河道干涸,在金融资源到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金融血脉未能有效打通的情况。这其中,有的是因为金融市场不够完善,以致通向大企业的融资血脉较为畅通,而流向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毛细血管却相对匮乏;有的是因为资金过多地流向了高收益的投机性领域,导致传统制造业行业的金融资源被挤占,供血不足现象较为普遍;也有的是因为金融机构缺乏动力,以至于金融通向小微企业的水流流速过缓;还有的是因为资金转手的环节过多,以至于企业的融资成本节节攀升,不但融资难而且融资贵。
疏通动脉,厘清静脉,唯有确保血液循环的每一个环节畅通无阻,才能够让新鲜营养的金融之血滋养经济之躯的每一个细胞。而这就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条血脉、各条沟渠,不仅要打通干渠,而且还要打通支渠、毛渠,使社会资金能够顺畅地流入到有需求的企业当中。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