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太湖“把脉人”——水利部太湖局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走访记

28.10.2014  11:39

  本报记者 张春雷 苏雁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09日   04 版)

  王标的白天,开始的比很多人都早。

  早上7点,海鲜市场还没有开市,王标和“小伙伴们”已经在这里集合完毕。把用来保鲜水样的大冰块抬上车,王标和他的三人巡测小组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

  出无锡市区,再驱车两个小时,抵达苏州市吴江区横扇镇。下车,将设备和瓶瓶罐罐小心翼翼抱上船,“这里是东太湖,设置有4个监测点,我们每月两次入湖取样”。

  一个半小时后,快艇抵达东太湖湖心位置。王标高举风速风向仪,把风的力量定格为数字。而他的“小伙伴们”,也各自忙碌着,取水样、测量溶氧度、观测湖水透明度。这批年轻人眼中的自己,是太湖的“把脉人”,他们像“小护士”一样,定时定点来给太湖“量量体温”“测测血压”。

  为了更精确地了解太湖的水情,他们所在的水利部太湖局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在太湖湖区设置了3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每个月都要接受至少两次“体检”。

  “太湖水情复杂,受梅雨、台风影响大。同时,由于距离海洋较近,湖水对潮汐也很敏感。在汛期,多因素叠加,对湖水监测和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测中心副主任毛新伟说,流域面积大、水情复杂、污染问题突出,而人手又紧张,这些都是摆在监测中心面前的难题,“穷则思变,而这个‘变’,就是引入大量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提高了测报的频次和精度,为科学监控、科学调控提供更及时、准确的数据。

  大量自动化测报设备的使用,也把大量的人员从实验室解放出来,加入到“出外诊”的队伍中,监测中心的足迹由此触及更远的地方。

  “以前主要围着湖区转,现在巡测范围,已经扩大至整个太湖流域,最远到福建西北部和安徽黄山地区。”王标说,现在巡测队员经常像陀螺一样转得“根本停不下来”。

  谈起“科技改变工作、生活”,戴毓和周海江的感触并不比王标少。戴毓和周海江,是太浦闸水文站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太浦河水文基地和太浦河湖口水质自动监测站负责人,“在很多地方,一个水文站就需要配置4-8个人,而我们两个人负责3个重要的监测站点,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周海江笑着说,由于自动化测量设备的使用,太浦河水文站和水质监测站,实现了“有人看管、无人值守,数据实时更新入库”。

  汛期到来的这段时间,是戴毓和周海江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除了常规的数据收集、报讯、设备监测工作,他们还要负责太浦河上11个定点测量点的巡测。

  “在汛期,我们每天要对每个点完成一次测量,一个来回就是165公里。而在大潮期间,每天需要测量两次。”水文站没有车辆,自己出行的电动车,又无法承担近两百公里的跋涉,戴毓和周海江只能租车,“不过很多司机师傅跟我们走了一趟就逃掉了,嫌风雨太大太危险。有一次台风登陆时,苏锡地区狂风暴雨,我们顶着风雨出去,一路上碰到很多树枝被吹断砸到路面上。碰到被吹断的树干堵在路上,只能下车把树枝搬开后,才能继续前进。

  “太湖流域的汛期,总是和梅雨、台风黏着在一起。在汛期,数据是决策的关键,因此越是困难、危险的时候,对数据的要求就越高。水文人,总是越困难越危险,越要向前。”毛新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