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河畔有支文武双全的水上之师
号子一喊浪靠边
15年前,对于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十分之一的石家庄来说,看天鹅来栖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15年后的今天,在景色秀美的太平河上,不仅吸引来了成群的天鹅,还孕育出了一支在全国叫得响的水上之师。在学业成绩单上,他们是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在全国乃至世界赛场,他们争金夺银,敢把专业选手拉下马。当得知这只是一支市级的业余运动队时,一位到访的美国中学校长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本报记者 常明/文 张海强/图
队员都是农村娃
太平河岸边,一条条红色的快艇就像急速飞驰的音符,在秀美宽广的太平河上划出一曲美妙的旋律。“加!加!加!”在教练的呐喊声中,一对姐妹花奋力地划了过来,一道道水波被甩在身后。
这对16岁的孪生姐妹来自衡水,上次见到她们还是两年前,当时她们到石家庄水上中心训练还不到一个月,瘦得像豆芽,如今,身材变得更加修长、匀称。
这对姐妹都在13中就读初二,巧的是,俩人在省运会上都夺得过银牌,在班里学习都处于中游,姐妹俩平时还都喜欢看作文书。
在欧洲,赛艇通常是欧洲王室最爱的运动。而在中国,水上项目却是“苦大仇深”,城里的孩子吃不了苦,运动队里清一色的是农村娃。
2005年,石家庄水上运动队成立之初,招运动员是最头痛的,石家庄周边农村招过了,就往其它市区跑,最远到过承德。如今,随着基地全国一流硬件的建成,队员的出路越来越好,生源的困扰大大缓解。
更让家长们放心的是,队员可就近上第13中就学,骑车到校只有十几分钟。
水上中心与13中的体教结合始于2009年,水上中心主任赵伟介绍,其他地区大多没有自己训练的基地,只能花钱在外地训练。在这种情况下,想就近找学校供队员读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才流失也就难免。
教练最得意的是文化成绩
从省运会到全国青年赛,从亚青赛到世青赛,水上中心的队员,金牌拿了一大把。而让教练们最得意的,却是今年省运会的文化考试。中心副主任赵振杰说:“这次队员们文化成绩考得其实和去年一样好,可唯独这一次,让教练们觉得,比在赛场上拿金牌更让人痛快!”
2012年,水上中心举行优秀运动员表彰会,10名学习成绩最好的运动员率先走上领奖台。在石家庄竞技体育史上,为文化课成绩好的队员颁奖,可谓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次表彰会上传达出了一个信号——学习成绩好也是优秀运动员。
在赵振杰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有13中各班主任的手机号。用他的话说,从运动队到学校是无缝对接。“队员如果请假不上课,必须要向老师出示有教练签名的假条。此外,教练也时常与班主任打电话,了解队员的学习情况。”
13中副校长梁爱霞说,学校开家长会,都是教练参加。队员的家长们省心不少。
按队员的作息时间表,下午两节课后要回基地训练,这个时间段通常是16时到18时30分。对教练来说,每天两个半小时的训练时间,够用吗?
赵振杰笑着说:“在国外,学生训练的时间只要求在两个半小时内,否则家长会投诉的。目前在国内,也是这样要求的。所以,这就逼着教练必须提高训练质量。”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水上中心已走出了三批队员。来自元氏的高帅刚刚进入省队,去年他和队友夺得全国青年赛冠军。在水上中心表彰会上,他多次获得运动和学习成绩双优。他说:“特别感谢教练,时常督促我们学习,比父母操心都多。在如今,没文化寸步难行,就连一些训练动作,都难以领悟到位。”
校园里他们显得更懂事
“这批运动员比普通学生更成熟、更懂事!”无论是13中的校领导,还是班主任,都重复着这句话。虽然运动员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他们肯吃苦,乐于助人,他们的品行赢得了一致好评。
起初,水上中心想安排运动员上午上课、下午训练,但这样落课太多。经过讨论,13中决定让运动员下午上完第二节课后再回中心训练。同时,也将最初设体育班的设想推翻,让运动员分散在各个班插班学习。
13中校长穆怀厚说:“体育生通常给人的印象是文化基础差、难管理,我们也曾担心会影响到其他学生。但三年多来,他们不仅用表现打消了我们的顾虑,而且让人刮目相看。”
“教练对文化课也非常重视,每天都会盯着孩子们写作业。水上中心的重视程度要超过我们最初的想象。”副校长梁爱霞说。
为增加体育生在学校的融入感和归属感,13中近三年也一直在他们中搞双优评选,很多体育生还上了班级的文化墙。初中的一位班主任王晓乾说,体育生都很开朗,尊敬师长,也爱帮助同学,这是体育的育人功能所赋予的。
让更多孩子参与其中
三年来,尽管水上中心和13中学的体教结合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双方都认为仍属于初级阶段。下一步如何延伸体教结合的深度?今年4月访问石家庄市水上运动中心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中学校长巴迪与三名留学生的言谈举止,让中方有了更深的感悟。
因为赛艇和皮划艇的规格分很多种,让中方意外的是,巴迪竟然如数家珍地道出了不同艇的所属项目;三名留学生尽管只有一人会游泳,但都勇敢地提出想上艇玩玩的想法。
很快,13中有了让更多学生融入水上运动中来的构想,而水上中心也有了让水上项目走进校园的想法。赵伟说:“要提高水上运动的普及,必须进校园。让体育成为教育的手段,让更多学生感受到水上运动的乐趣和体育强大的育人功能。龙舟运动是最适宜的契合点,这个项目易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观赏性强。”
9年前,太平河曾成功举办了中英名校赛艇对抗赛,省会十多万人前往观看,成为当年“十一”黄金周的一大亮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龙舟运动的不断推广,有朝一日“号子一喊浪靠边”的龙舟声势和感召力,定将会比昔日中英名校赛艇对抗赛更大。届时,在孕育城市活力与文明的太平河上,一张全新的、更接地气的体育名片将更加夺目。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