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走出“五步棋” 开创新格局

15.06.2016  14:04

近年来,天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经济增速持续保持全国前列,在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也尝到甜头。近3年来,天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7%、先进制造业占比工业“半壁江山”。

调结构、转方式不光是经济结构的问题,而是系统工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城乡发展结构的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素质结构的调整、经济生态结构的调整——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天津走出“五步棋”。

优化城乡结构 实现功能互补

一个合理完善的城市空间结构,能让各区域尽展所长。天津市研究制定的《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总体战略。其中,中心城区传承历史文脉、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滨海新区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吸引更多大项目落户,通过“双中心”的结构转换提升,实现了“双城”分工协作、功能互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过程中,按照国家部署,天津的定位是“一基地三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为实现上述功能定位,天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已发展成为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副院长何永勇介绍,研究院由清华大学独立举办和运营,在天津市登记注册,从事科研、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相关活动,是清华大学十数个外派院之一。研究院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通道,搭建从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桥梁,与本地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为了优化城乡发展结构,天津加快推进“三区联动”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特色产业,打造拥有薪金、租金、股金、保障金的“四金”农民,并对500个困难村结对帮扶。3年来,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10.9%,2015年达18482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85∶1,越来越多的农民在现代都市农业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调结构促转型 催生科技小巨人

产能过剩、污染加重、原材料紧缺、成本高企、消费升级……唯一解决之策是痛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

2014年初,天津市13个有关部门联合发力实施“万企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描画“改造提升、产业转型、关停重组、载体升级”四条路径,支持企业整体效益、工业园区每公顷税收、商务楼宇每平方米税收提高至少50%,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5%,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天津有1.25万家中小企业完成转型升级,一大批传统制造企业重新嵌入产业链“中高端”,工业发展基本面发生质的转变。2015年,天津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2%,降幅同比扩大2.3个百分点;产能过剩产品持续减产,平板玻璃、粗钢、生铁、水泥等产品产量分别下降4.4%、9.5%、10.5%和23.7%。

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莉告诉记者,以前我国生产高端包装盒的模切机都需要进口,现在逐渐被其自主研发的模切机所取代。“通过自主创新,我们一台设备相当于进口设备的价格的百分之七十,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天津下大力气抓科技企业,一批高成长性企业成为经济创新发展的“发动机”。截至2015年底,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32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3453家。

据了解,天津市7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85%的科技小巨人企业都集中在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工业小巨人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半壁江山”。2016年,天津推动科技小巨人企业“小升高、小壮大、小做强”,实现创新能力、总量规模的全面提升。

着眼长远:形成人才培养格局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一个城市的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取决于人。培养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事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事关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也事关稳定和扩大就业。

2015年,天津启动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和引导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重点面向企业中青年职工、院校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等四类群体,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2015年,全市33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比增长52%。

天津市人力社保局局长孔长起说,天津正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为主体,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全市高技能人才由2010年末的26.9万人增加到2015年末的49.1万人,为天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了技能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