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运河申遗】大运河申遗的河北记忆

24.06.2014  12:13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以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而大运河成功申遗的这一刻,是经过8年的漫长准备,汇聚了沿岸8个省市、25个城市和无数运河人的艰辛努力得来的。

  令河北人自豪的是,600多公里的大运河河北段以其原生态特色成为中国大运河不可替代的部分。大运河申遗成功,也让运河两岸的河北人在欣慰中更多了一份责任。

  8年申遗路,河北曾在全国率先启动大运河资源调查行动

  “8年了,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刻!”6月22日,得知中国大运河顺利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消息,河北省文物局大运河申遗项目负责人孙晶昌激动地说,眼里已是泪花涌动。

  长期以来,大运河这一被专家誉为“人工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壮丽奇观”的文化遗产,一直略受冷落。

  要重视并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呼吁始于2005年。被誉为“运河三老”的城市规划建筑专家郑孝燮、文物古建筑保护专家罗哲文、建筑大师朱炳仁,联名向京杭大运河沿岸17座城市的市长发出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的工作进程。

  2006年2月,58位全国政协委员响应“运河三老”的呼吁,草拟了一份影响深远的大运河申遗提案,从而助推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备清单。2014年,大运河申遗日程被确定,直至最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国内各界人士为大运河申遗的鼓与呼中,早在2006年就有了河北的声音与行动。河北不仅积极加入了大运河申遗的队伍,并且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大运河资源调查行动。

  现在已经调到北京工作的田林,曾担任河北大运河保护规划组组长。2006年,作为先行者也是先锋队,田林、白晓燕(河北大运河保护规划组副组长)与他们的同事组成了大运河资源调查队。“我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走遍了大运河流经河北境内的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挖掘和整理出大运河沿线的古码头、古炮台、古碑刻、古城镇及古村落等遗址325处,附属文物点100多处,衍生出文化遗产项目200多处。”田林说。

  “河北是最早启动和完成大运河资源调查的省份,也是较早完成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省份,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说。

  2008年8月,《中国大运河河北段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并由河北省政府批准公布实施。孙晶昌说,《规划》要求所有遗产点都要划定出各自的保护区。“运河河道、与大运河有关的村镇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等也被列入了保护规划范围内,大运河形成一条线性的文化遗产长廊。”

  大运河保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水利、环保、国土资源、建设及南水北调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协同工作。2008年12月,河北省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沧州成立,经多部门协调,诸多难题迎刃而解。

  2013年3月,扬州会议最终确定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遗产点段”名单,我省三处文化遗产被锁定:沧州市东光县谢家坝、衡水市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南运河沧州至德州段河道。同年8月份,它们代表大运河河北段接受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现场评估,并递交了一份优秀答卷。

  “申遗8年间,遗产点经过多次的筛选,我们无法确定哪一处能最终入选首批名单,所以,每一个与大运河相关的遗产点,我们都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和具体的修复方案。”张立方坦言,在大运河申遗的日日夜夜里,各部门合力保证了申遗的每个环节不出现漏洞。

  原生态的大运河河北段代表了北方大运河遗产的原真性

  “大运河河北段线路清晰,体系完整,拥有较为完整的人工河道和堤防体系,代表了我国北方大运河遗产的原真性。”张立方指出,“原生态”是我省境内大运河最具特色的地方,这一点也是其他地区大运河所无法比拟的。

  南方的运河,由于当地经济比较发达且至今仍在运行,河道几经变迁,原生态的历史风貌几乎荡然无存。而大运河河北段由于流经地经济相对落后,加上20世纪70年代的突然断流,使得许多河道保持了原始风貌。比如,“三弯抵一闸”的河道形态和“糯米砂浆”古法筑造运河大坝的技术等得以完整展现和保留。此次入选“首批申遗点段”名单的沧州至德州段河道是南运河上唯一一段代表性河段,它集中体现了南运河“三弯抵一闸”的古老河道形态。

  “德州四女寺枢纽至沧州连镇谢家坝的直线距离为52千米,总落差为4米,经大小87个弯道后,河道距离延长为95千米,纵降比减少了几乎一半,流速也大大减慢。”孙晶昌介绍说,“三弯抵一闸”的技术原理是北方大运河的显著特性,它利用弯道设置减缓水流,保证航船的平稳,减少堤坝的受力,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沧州市东光县谢家坝、衡水市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两个遗产点,集中体现了古人运用“糯米砂浆”筑造运河大坝的精湛技术。距今1500年前,建筑工人通过将糯米汤与标准砂浆混合,发明了“糯米砂浆”。这种工艺比纯石灰砂浆强度更大,更具耐水性,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创新之一。

  修建于清朝末年的谢家坝,长235米,高5米,厚4米,相传“吃掉”了东光县一位谢姓乡绅家约十大车糯米,上百年未曾决堤,故名“谢家坝”。负责谢家坝加固工程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寻找更接近于古老配方的比例,他们试验了不下百次,最后决定,在灰土里掺上糯米浆打成坯状,等坯晾干后补到坝体上,再用“糯米砂浆”填补缝隙。“为了保持河北段的原生态特色,让更多人看到古代大坝的原貌,我们采取‘修旧如旧’的做法,整个工程下来,大坝‘吃’了将近1万公斤糯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