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大法官对依宪治国的人文表达

04.12.2014  23:11

    今年12.4国家首个宪法日,最高法院在开放日活动中邀请已平反昭雪的浙江“张氏叔侄”,讲述他们的法治故事,共话对公平正义、依法治国的期待和向往。

    如此特殊的日子,身份如此特殊的这组人物,来到最高审判机关,可谓开创了中国法治历史之先河。在法治语境深入人心的当下,其传递给中国和世界的,是一种质朴却震撼人心的力量,一句平实却振聋发聩的宣言,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依法维护人权决心的彰显,更是人民法院对推进依宪治国、捍卫公平正义一种实实在在的人文表达。

     没有任何语言,能胜过依法匡扶人间正义的力量

    目标引领方向。一个谦恭贤良的民族、一个文明兴盛的国家,

    必然将崇尚宪法、践行法治作为发展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愈加清晰地标注成中国前行的总坐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要义就在于其维护着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是保障人权、捍卫公民利益的最有力武器。

    正确实施——是法之魅力和灵魂。依法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事实、法律和时间的检验,是司法机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切实体现和职责使命所在。

    首席大法官周强在2013年履职之初就曾指出:“司法裁判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也是百分百的伤害”。也就在这被人们视为“冤案昭雪年”的2013年中,有825名被告人被法院依法宣告无罪,恪守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的司法原则让群众为法院勇于主动纠正冤假错案点赞;与此同时,强化证据审查、监督制约机制等一系列“治病于未病”防范冤假错案意见的出台,支撑起人们心中那份对法治不罔顾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最美好初衷的还原。

    主动纠错与积极防范并举,顶层设计与办案实际结合,人民法院忠实捍卫人权的决心和勇气已赫然彰显。

    没有任何表达,更能召唤民众对法治的忠贞信仰

    所谓奉法者强则国强,只有司法机关敬畏宪法、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目标方能顺利实现,宪法、法律的权威才会得到有力维护。

    价值引领总能伴随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之间,当画面定格在张氏叔侄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法治故事的时候,我们不禁会回望起近两年来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个个新突破: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查询、庭审直播即时点击,让司法公开的阳光照进现实;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老赖”被曝光、以“重拳出击”食品药品安全等涉民生犯罪,让侵害人民利益的不法分子无处躲藏;20年来首次修改行政法,让“告官不见官”成为历史,创立知识产权法院、探索跨区域管辖,在大胆改革中不断减轻群众诉累……

    司法机关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主题,感召着更多民众逐渐树立起对人权的尊重、对宪法的尊崇和对法治的忠贞信仰;也正是这些司法进步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部开放透明、便民阳光的司法快车,正搭载着13亿群众对法治中国的美好梦想,大马力驶向远方……(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