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治理集中攻坚 河北省生态修复全面启动
大气治理集中攻坚 生态修复全面启动
绿色河北 砥砺前行
8月5日、6日,石家庄市连续迎来两个一级天,这是我省自去年按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以来,该市首次出现连续的一级天气。邢台市在这两天空气质量同样为“优”,实现了去年以来一级天零的突破。
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治理大气污染初见成效,今年前7个月,全省设区市平均收获76个达标天,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低10%,PM10下降7.9%,二氧化硫下降25.9%,二氧化氮下降2.1%,一氧化碳下降16.7%,臭氧下降11.5%。
好天儿多了,绿色也在增加。石家庄西山由荒山秃岭变身为森林公园、沧州境内漳卫新河等9条骨干河流建起146公里长的绿色生态屏障……上半年,全省完成造林336万亩,是去年同期的138%。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既是河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在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河北必须走绿色崛起之路,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
从去年全面拉开大气污染治理的序幕,到今年全面启动山水林田湖生态整体修复,我省铁腕治污、集中攻坚,山清水秀的河北渐行渐近。
不信蓝天唤不回——
50条硬措施、四大行业治理剑指大气污染,力争空气质量3年有好转、5年大改善
今年2月17日,年味儿还未散去,石家庄市压减水泥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的行动已然打响。平山县、鹿泉市17家企业的18套水泥粉磨系统、377个料仓被同时爆破拆除,一举压减水泥产能91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3073吨。
水泥行业排放的粉尘是影响省会空气质量的一大污染源。去年12月17日、今年2月17日,石家庄市两次集中拆除水泥企业,共压减水泥产能1850万吨,提前三年完成目标任务。
石家庄压减水泥产能,只是今年全省“6643”攻坚战中,众多闪光点中的一个。
钢铁、水泥、电力、玻璃四大行业是我省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改变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产业结构,防治大气污染,我省提出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6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去年11月底,四大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启动。
从去年到今年,四大行业污染治理攻坚一以贯之,源于严峻的现实。今年1-6月,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最差10个城市中,我省占5-7个席位。
“全省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目的就是早日甩掉压在头上的污染帽子,尽管任务很艰巨、代价也很大,但必须以对中央、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抓下去,直到彻底解决问题。”在去年关停取缔重污染企业8347家、淘汰改造燃煤锅炉3.5万台基础上,今年,我省持续发力、铁腕治污。
回首一年多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我省顶层设计路径清晰,整治措施密集出台——
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将“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列为四大攻坚战之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四个专项整改行动之一。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50条措施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
向着空气质量3年有好转、5年大改善的目标,各地大气污染防治强制模式持续推进。
降低煤炭消费,邯郸启动拆锅炉拔烟囱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在100天时间内,拆除烟囱1650根、锅炉955台,可削减原煤161万吨。突出重点行业减排,唐山对钢铁企业除尘设施实施升级改造,已完成56台烧结机、33座高炉一次烟气湿法除尘改干法改造,以及20座转炉二次烟气除尘改造。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截至6月底,全省完成大气重点减排项目280个。
大生态、大治理——
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海,使燕赵大地再现蓝天白云、碧水清流、青山如黛、碧海金沙
盛夏,一条郁郁葱葱的环京津森林带正在为京津冀三地遮挡暑热、增添阴凉。放眼全省,浓郁的绿色在18.88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不断延展。
“一定要让生态美起来。”省委、省政府明确,打造生态涵养保护的支撑区,我们必须在防治大气污染的同时,对山水林田湖海进行综合治理,使河北的生态环境,足以支撑起京津冀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
我省是海洋、平原、盆地、山区、丘陵、高原、草原、湖泊等各种地貌齐全的唯一省份,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和谐相依的典范,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目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整体修复河北的生态刻不容缓。
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现状,全省上下一盘棋,共谱生态治理“进行曲”。2月25日,绿色河北攻坚工程启动;4月18日,全省矿山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启动;6月4日,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展开……在大生态、大治理框架下,各地纷纷行动起来,一批重量级生态修复工程随之涌现。
碧海金沙有望再现。综合整治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秦皇岛市今年安排项目68项,总投资56.2亿元。
碧水清流美景可期。对石家庄市滹沱河、滏阳河衡水段等14条重污染河流进行整治;“华北之肾”白洋淀、衡水湖湿地生态恢复正在进行……
青山如黛令人向往。张承生态涵养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今年张家口市实施各项林业生态工程130.2万亩,建设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10万亩。而作为首都的“北大门”,承德市已初步建成了以坝上防风固沙林区、北部水源涵养林区、中部水保经济林区和南部经济林区四大林区为主的京津生态屏障。全力建设京津保城市间生态过渡带,保定市规划了八项重大绿化工程。
“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水减排项目557个。全省监测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0.4%和7.8%。”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介绍。
日前,省委常委会正式通过《河北省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规划》,地下水超采治理、河流水网建设、湖泊湿地保护、造林绿化、山体修复、海水治理、清洁能源等一系列攻坚工程将加速推进。
探索治污新机制——
“利剑斩污”出鞘,铁腕治污确保生态环境治理整体推进
今年,“利剑斩污”的环保风暴以更强劲的力度刮向每个角落。
6月份,因非法排放涉气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建滔(河北)焦化公司3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这是我省立案侦办的涉气污染环境刑事第一案。去年,我省成立国内首家环境安全保卫总队。如今,全省11个设区市、2个省直管市和166个县(市、区)都成立了环保警察队伍。环保、公安部门联手,斩污“利剑”出鞘。从去年11月到今年5月底,全省破获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10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94名,依法取缔违法企业1304家。铁腕治污的“河北经验”受到环保部、公安部通报表彰。
环境治理工程巨大、任务艰巨。直面难关,我省不断开创新机制、采用新手段。
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我省提出“工作成绩好的,戴红花给荣誉,工作表现差的,也要有个说法,做到奖惩分明。”省政府与各设区市政府签订责任状,确保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如期或提前摘掉污染的帽子,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
推进环境治理重心下移,今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环境监管全面实行。突出科技治污,全省将拿出2亿多元,为四大行业521家企业全部安装IC卡排污总量监控设备。建设“智慧环保”,我省956家国控重点企业全部实现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
用“市场之手”推进环境治理,各地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倒逼企业污染减排,5月份,《河北省排污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出台,企业通过交易有偿获得的排污权,可以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
以猛药治疴,我省生态环境治理初见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困难也在增加。“我们要登高望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坚定不移地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勇敢地担当起应该担负的历史责任。生态红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越,一定要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的新路子。”面对压力,省委、省政府态度坚决。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生态环境治理的大幕已强势开启,全省上下正挂图作战、倒排期限,紧锣密鼓继续攻坚。 记者 段丽茜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