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数据时代”银行审计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兴起,银行自身各个业务系统的累加,金融数据规模呈现几何式增长,给审计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谈谈银行审计的发展趋势。
一、金融“大数据”的发展现状
数据显示,中国大数据IT应用投资规模以五大行业最高,其中以互联网行业占比最高,占大数据IT应用投资规模的28.9%,其次是电信领域(19.9%),第三为金融领域(17.5%),政府和医疗分别为第四和第五。
根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在大数据应用综合价值潜力方面,信息技术、金融保险、政府及批发贸易四大行业潜力最高。具体到行业内每家公司的数据量来看,信息、金融保险、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公用事业四类的数据量最大。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数据应用投资规模来看,还是从“大数据”应用的潜力来看,金融“大数据”的分析、利用和挖掘都大有可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使金融审 计的范围、时效性、前瞻性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为审计工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银行业已是金融类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41.1%,分别高出证券业和保险业6%和17.3%, 银行审计应该抓住“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机遇,对审计工作进行战略性规划,提早布局,进一步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而能否成功应用大数据将成为有效履行职责的 关键因素,只有充分理解并把握“大数据”的理念和价值,通过对各类海量数据的收集、理解、挖掘、分析,完成复杂的审计任务,并找出风险隐患,才能更好地发 挥审计职能,支持企业健康发展。
二、“大数据”的涵义
“大数据”的概念早在20多 年前即被提出,顾名思义,大数据就是大量的数据或者说海量的数据。当然,仅仅从量的角度来理解大数据是远远不够的。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报告《大数据:创新、 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对“大数据”含义进行了界定: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储存、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
“4V” 是目前公认的“大数据”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olume指随着整 个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数据的产生方式也越来越多,体量也越来越大;Velocity指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和对数据价值挖掘的需求,必然要求数据响应、 处理和传输的速度越来越快;Variety指由于广泛的数据来源,“大数据”的种类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Value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后,将其所蕴含 的价值提炼出来,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决策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大数据时代”给银行审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银行审计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数据资产是企业核心资产”的观念现在已深入人心,数据资源已成为大家争相抢夺的新焦点,大数据将成为各类机构和组织,乃至国家层 面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数据将成为提升机构和公司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从某一层面来讲,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数据的竞争,工业时代引 以自豪的厂房与流水线,变成信息时代的服务器。阿里巴巴集团的服务器多达上万台,而谷歌的服务器超过了50万 台。重视数据资源的搜集、挖掘、分享与利用,成为当务之急。同样的,金融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高,数据量非常庞大,并且数据管理集中化,为大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同时也意味着可供审计分析的数据规模、范围以及类型将大幅增加,信息更加丰富,审计视野更加开阔,审计抽样将更加系统化、模块化、智 能化,最终将扩展至全体数据,审计结果也将更具预测性,这些都给信息化时代的审计工作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给审计人员带来了理解、多维度分析以及挖掘这些 复杂数据的巨大挑战。
对技术应用和审计能力的挑战。一方面,大数据的应用会带来全新的审计工具,同时,由于数据外延的扩大,审计也将面对更宽泛的业务和参数,这对审计人员的技术 能力提出全新的挑战。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训练,对金融企业繁复、多样的系统参数缺乏了解和掌握,对业务数据环境、系统工具不够熟悉,将难 以驾驭新的“大数据”审计形式,也极大地制约着审计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大数据”虽然体量庞大,但也只是具体业务中部分特点的表象,实际上无法完全 还原业务流程的全貌,甚至由于道德风险等因素,使得数据本身也不能确保完全真实可靠,因此“大数据”挖掘技术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审计抽样和大数定律, 仍需要审计人员抽丝剥茧般的判断和论证能力。
四、“大数据时代”银行审计的创新点
随着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广泛运用,银行审计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项目立项由“专家经验”向“风险评估”转变。传统的项目立项主要由上级根据政策导向和上年度项目完成效果、类型来决定,依靠过去的经验总结作为指导;而 “风险评估”的思路导向则更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从大量数据积累中找出关联关系,立项更具有针对性,更能适应目前网络金融、虚拟金融的发展方向。
二是审计视角由识别“单业务风险”向识别“跨业务关联风险”转变。以银行审计为例,目前审计报告中的问题部分通常是以业务范围来区分的,诸如信贷方面的问 题、银承方面的问题、信用卡业务方面的问题、资金业务方面的问题等,但银行自身的业务通常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既同一客户可能同时在一家或多家银行展开多种 业务类型,涉及到银行表内表外业务等多个方面,传统以条块来区分的审计视角,难以全面了解风险点所在,往往同一客户的经营状况出现风险,涉及的业务面及信 用风险不单单只体现在一个方面,这时“跨业务关联风险”审计视角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大数据的Variety(多样)、Value(价值)特点在这种情 况下就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审计报告由“单一审计报告”向综合审计成果应用发展。目前,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主要是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其格式固定,内容单一,包含的信息较 少。银行业数据量相比其他行业更高,数据化程度更深更广,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果除了审计报告外,还有在审计过程中采集、挖掘、分析和处理的大量的资料和数 据,可以提供给被审计单位用于改进经营管理,促进审计成果的综合应用,提高综合审计成果的应用效果。未来,银行审计将更具延展性和纵深性,也更具职业价 值。
大数据已经不再是技术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变革。我们相信,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与支持下,通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策略,通过实践创新审计思路、审计方法,将“大数据”利用与银行审计相结合,定能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