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种粮收益高——三夏新观察②

13.06.2014  10:59

□本报记者 郑亚丛

通讯员 徐哲普 朱 涛

在热火朝天的小麦抢打抢收战中,一个个家庭农场、农业公司引起记者的关注。相比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粮户来说,这些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是真正的种粮大户,动辙种粮几百亩上千亩。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规模变大以外,他们的种粮模式和经营理念都与普通农民有很多的不同。

边收边种一条龙作业省时省力

广袤无垠的田野里,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6月11日,赵县台兴庄村农田内,机器轰鸣。小麦联合收割机不停地来回穿梭,守候在一旁的拖拉机,随时准备装车,将粮食运往仓库。

范立涛正指挥工人们装车。“这两个地块儿的品种不一样,千万不能装混了!”他一再叮嘱道。眼前这位80后大学生,浑身是土,脸晒得黝黑,俨然就是一名地道的农民,谁又能想到他的身份是石家庄陆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从开镰第一天,就一直在地里忙活,连家都没回过,脏得不成样了!”他不好意思地笑道。

2012年,他与5名大学生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一起回乡创立了农业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200多亩土地,准备扎根农村大干一场。如今,小麦已是一派丰收场景。规模化种植后,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原本要分步完成的环节,通过分工合作,几乎是同步完成收割—播种—浇灌—喷药等一条龙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农田内,记者看到小麦收割机作业后,大型拖拉机立即就进行了玉米深松施肥播种,可以说是边收边种。不远处,还有工人在浇水、喷药。“原来,整个过程要忙活十来天,现在一周就能结束。”范立涛说,土地连片种植后,便于大型机械作业,提高效率,而且节省生产成本。和普通农户相比,每亩要节约150元左右的开支。

今年小麦亩产量大都在1000斤以上,最高的能达到1150斤,比去年增收15%左右。”尽管略显疲惫,说起今年的收成,范立涛仍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新技术显效助力增产增收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粮食生产中除了机械化程度比普通农户要高外,主动推广运用新机具新技术也是他们不同于普通农民的一大特点。

石家庄恒臻农场就是其中之一。眼下,农场的百余亩农田全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灌溉。在农田不远处,有一个占地十余平方米的深坑,中间有一个井口。“从这儿投放肥料后,用水进行稀释,就可通过地下铺设的管道进入农田内浇灌,不但省电、省时,还省人工。”农场主邢建恒向记者解释道。而为提升粮食作物价值,他还在粮食肥料上下功夫,采用猪粪等提高农田肥等。

藁城市绿之宝家庭农场的千余亩农田,也已实行微喷水肥一体化,并购买了两台喷灌机。“新技术不但省时,而且土地节省率能达到10%。现在,一个小时就能浇灌一亩地,原来一天最多也就浇五六亩。”农场主刘和宾说。同时,农场注重农田科学化管理,如通过小麦镇压这种新技术,每亩小麦能增产100-200斤,大大提高土地价值。

企业化管理谋求效益最大化

作为公司的当家人,范立涛有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他在公司成立了农机服务队、植保服务队、水电服务队、运输服务队等,完全按照企业化模式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考核。张明力是赵县史家庄村人,也是该公司运输服务队的一名员工,自家土地流转后,他就开始在公司上班。“干得多,干得好,就挣得多。一个月下来,挣5000多元没问题。”他对目前的收入比较满意。

如果说多打粮食是普通粮农的追求,那么对家庭农场和农业公司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粮食增产、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引进3架无人植保机,实行机械化作业;与种业公司合作开展小麦返种,提高经营效益……这些都是范立涛用工业理念打理农场,采用现代化经营方式管理农机服务队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具体体现。

今年,公司建起了新厂房,并调整产业结构。然而,在他准备大展拳脚的同时,心中也有担忧和顾虑。“现在,老百姓给公司的承包期只有5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发展。”范立涛说,有些项目需要投入3-5年后,才能见效益,承包期太短公司无法进行长远规划。前段时间,公司准备发展有机粮食种植,并到外地进行了考察,但考虑到前期投入时间长,投入比较大,只能无奈放弃。此外,就是库房问题,如晾晒玉米需要场地比较大,每年公司只能是租赁外单位场地,这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记者观察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逐步深入,家庭农场和农业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开始涌现。如今,在我市随便一个县、市都能找到几个家庭农场,或者农业公司,他们当中很多是粮食生产中的“大户”。这些“大户”的出现,使得粮食生产模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核算成本,在管理方面下功夫,力求利润最大化,主动适应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他们的刺激和引领下,相信不久的将来种粮只管温饱难致富现象将得到改善。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