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工匠】为国产飞机铸造“骨架脊梁”
王小华正在调整飞机型架。包玲玲摄
为国产飞机铸造“骨架脊梁”
——中航工业通飞华北公司钳工王小华的故事
记者眼前这位微胖的小伙子叫王小华,是中航工业通飞华北公司的一名钳工。
没有脊梁骨,人就不可能挺胸站立;没有工装型架,就不可能装配出飞机。王小华和他的数十名同事,每天做的就是为不同型号的飞机铸造“骨架脊梁”。顺着搭建好的工装型架,其他工种的工人们再把一件件飞机组件安装上去,最终成为一架完整的飞机。
1997年,王小华以优异成绩分配到当时的石家庄飞机制造厂,主动选择当了年轻人一般不愿意干的钳工。
上班第一天,王小华有幸选上给省级劳模崔胜当学徒。一上来,崔胜就告诫王小华:认真,是一个航空工业人最基本的素质。
在飞机制造中,王小华负责安装工装型架上的各种接头,这是一道手工精密的加工环节,其精细程度、艰苦程度和枯燥程度,常人难以想象。即使有0.05毫米的误差,也不能合格。
如今,在激光型架机前,王小华随手拿起一个花生豆大小的定位仪,瞬间就准确找到了接头位置,拿起仪器和扳手转动一番,便完成了一个接头的定准工作。动作轻盈而熟练,仿佛变魔术一般。
“这是要超过十年的功夫,才能练就的。”说这话时,王小华伸出10个手指。
手掌虽然细腻,但手背、小臂上的小伤不少。“这是之前训练时磨的。”他淡淡地说。
一个接头零件放在王小华手里,他简单摸几下,就能知道离合格还差多少、差在哪里。“我的技能比较好,这可能需要天赋吧。”说起钳工本行,王小华流露出自信的神情。
然而,在王小华的学徒张世良看来,天赋背后凝结着无尽的汗水。师傅不爱唱歌、打球,最大的爱好就是和零件、接头打交道,而且要求非常严格。
有一次,王小华和同事们组装一个型架,已经忙活了20多天。然而,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王小华发现,型架上的一个小接头位置差了0.1毫米。
怎么办?同事们疑问。拆掉!王小华没有半点犹豫。
“汽车出了故障可以停在路边,而飞机是要上天的,差一点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王小华坚决地表示。
为了赶上落下的工期,王小华和同事们开始了“白加黑”的工作,十几天吃住在车间,直到任务完成。
钳工是机械工人中的万能工。在很多人看来,钳工枯燥乏味,又苦又累。但在王小华眼里,钳工岗位是一个充满艺术灵感和生命活力的小世界。“通过组合、加工,会赋予冰冷的零件以温度与情感,每当一个型架搭建完成后,我都觉得给了它第二次生命。”王小华说。
一次,公司承接了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发动机短仓和支架部分试制,该飞机是国务院立项的唯一大型水上飞机项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工装制作没有图纸,只有一个全三维数模。点击电脑上全三维数模的任意一点,都有坐标值做出严格规定,全新的机型模型、误差低于0.05毫米的高精度要求,王小华和他的同事们面临重重考验。
“这几乎等于要把电脑智能画出的模型搬到现实中。”王小华说。
如何确保卡板上每一个孔的位置精度?如何完美实现框架横梁的倾斜度?如何在卡板未到位的情况下高精度地完成定位支座?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激光跟踪仪辅助转接套的运用、双耳支座装配用转接轴……一项项技术创新诞生了。
王小华有着与同龄人迥异的朴素,却创造了超越同行的业绩。他的“工装型架的高端快速安装制造”课题创新,为公司搬迁节约资金几百万元。他在国内首创“激光跟踪仪专用平台”装配方法,获得了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