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近日,我校2015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张而有序开展,活动以“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为主题,精心组建全国、省、校各级各类集中团队260余支,回乡实践团队500余支,以科技兴农,环保科普,创新创业,走访调研,政策宣讲,就业见习等为主要实践内容。实践区域覆盖全省172个县市区,并辐射全国20余省份,直接参加实践活动达2万余人次。校领导饶桂生、王益民,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和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同志先后赴涞源、清苑、高阳等地看望实践师生,据目前活动开展情况,社会实践活动较之以往更加扎实有效,彰显出新特点。
一是青年教师参与度更高,实践指导更加专业。今年我校共有158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人数比去年增加35%。青年教师身体力行,既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又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结合,取得良好效果。食品科技学院组织六名青年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和企业,开展“桐泰祥携手河北农业大学进社区食品安全宣讲公益活动”和“大手拉小手食品安全讲座”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企业现场指导学生学习实践,把课堂搬到食品加工流水线上,把知识体现在企业研发管理质量控制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青年教师孙亮赴涞源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并利用多媒体为当地小学生进行了两场题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有梦想的好少年”的生动宣讲报告。商学院邀请青年教师左玉柱赴涞源县为30余名养殖户举办“动物病理发现和防治”培训讲座,通过实例鼓励养殖户科学养殖,为当地养殖户送去科学技术。
二是学生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更加接地气。实践学生克服众多困难,和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看不见校园文弱的“书生气”,多几分服务三农的“子弟情”。资环国土学院13名学生来到盐碱地众多、条件艰苦的海兴县,住在村支部,自己搭灶台,在当地农村广泛采集土壤样本,以便进行实验寻找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方法,并对海兴周围湿地保护进行调研。林学院实践同学自带被褥枕头,在阜平县马兰村小学尚未竣工的教室里搭起地铺,每天每人行走约20余里山路,调查了马兰村的农(林)业资源状况、土壤结构类型及植物多样性等指标,并为当地制定了《阜平县马兰村农业资源状况与生态建设规划》。理学院实践团队7名成员分别住在太和寨村的3名老乡家中,白天举办环保科普海报展览,发放环保科普宣传资料,晚上和村民促膝长谈,填写有关环保科普的调研问卷,并结合生活实际普及日常食品安全知识。
三是实践注重长期性和持续性,实践活动更加务实。充分发挥实践基地作用,不断巩固以往实践成果,使学生实践活动更加注重质量和连续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连续5年先后8次利用寒暑假赴涞源县中庄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当地小学进行对接,实现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陆续开展党的惠民政策宣讲、环保知识宣传、义务课业辅导、村民文化生活调研、捐献学习用品和农技资料等活动。考取省委组织部选调的毕业生杨日成同学作为队长又参加了今年的实践活动。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连续6年赴易县五道河村开展文艺下乡和环保宣传活动,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今年学生发挥专业特长,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评书快板、彩绘墙画等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关爱留守儿童幼儿园支教、安全知识入家入户、农民生活大调研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现代科技学院实践团队先后7次赴承德隆化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科技支农活动。今年实践队员充分发挥大学生优势,向当地群众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赠送各类种植养殖科技图书百余册。参观了草莓基地,对草莓基地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了解,对今后双方的对接进行了规划。并看望2011年以来一直对接资助帮扶的当地儿童王静小朋友。
四是实践项目不断拓宽,实践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把社会实践同政策宣讲、文化科普、创新创业、志愿服务、艺术教育等项目相结合,积极拓宽实践领域,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商学院实践团队到涞源县乌龙沟乡柱角石村开展“最美村官”寻访活动,同基层志愿服务优秀个人、柱角石村村官张鹏飞进行了交流座谈,并拍摄了题为“村官乐事”的村官工作实录,帮助同学提升基层志愿服务意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在临西县东留善固村开展“互联网+农业”调研和玉兰实验学校暑期夏令营活动,深入了解该村产业结构、互联网使用现状和需求,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为制定“互联网+农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园艺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举办“与爱童行”趣味知识竞赛,通过竞猜形式在乌马庄村普及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生活常识、法律知识等方面知识,并且结合微信平台开展“文明随手拍”竞赛,鼓励普通百姓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作者:校团委 李晓霄 编辑:宣传部 马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