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走进人社亮改革:从创业大学到创梦空间 创业新政激活创业之城
2014年3月,威海市政府联合省人社厅在全省率先成立创业大学,至今已发展建立12处分校,先后为5500名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实训,帮助831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8000多人。
创业大学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了国内领先的“创业知识 模拟实践 实际操作跟踪扶持”四级创业实训服务,面向不同群体定期举行创业培训活动。
杨凯创办的“创业咖啡”店内,各式各样的创业元素随处可见。
走进位于德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创梦空间”,迎面矗立着3棵灯光闪烁的“梦想树”,枝头的吊牌上镌刻着创业者们最初的创业梦想。
走进人社亮改革——就业优先篇(2)
从创业大学到创梦空间创业新政激活创业之城
大众网记者 樊思思王晓青
在威海,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到自己成立“创业咖啡”科技孵化器,成功帮助8个项目落地,威海创业大学学员杨凯在短短3年内完成了创业路上的华丽转身,创业大学本身也以较高的创业培训质量和创业成功率,在各类创业群体中收获了如潮的好评。在德州,每月花80元租金就能迈出创业第一步,德州“创梦空间”在为创业者们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类似的创新型孵化器,为城市添上了一抹别具风情的创业创新色彩。
从威海的创业大学到德州的创梦空间,一个个以社区、乡镇甚至城市为单位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最近出台了《山东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方案》,到2018年,全省要力争创建10个国家级、30个省级创业型城市(县、区),100个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一系列创业就业政策利好之下,激活的不仅仅是年轻创业者的梦想,更是一座座创业之城。
“威海模式”引领全民创业,创业大学构建一体化创业培训机制
“创业那么美,我想去试试”“信自己,创未来”……走进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一家咖啡店,墙上各式各样的创业标语格外醒目。这是山东校友邦创业咖啡科技孵化器董事长杨凯创立的“创业咖啡”,平时有不少大学生来这里品尝咖啡,讨论创业思路,店内不仅提供签约导师进行创业辅导,还会不定期举办创业相关活动。
最初,杨凯的咖啡店创立于2013年,除了售卖咖啡,当时的他便有了打造一个大学生互动平台的想法。2014年5月,杨凯作为首批高校学员参加了威海创业大学的培训,通过和导师的交流,他的咖啡店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即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创意诊断、导师辅导、众筹发布等创业孵化服务,使咖啡店升级成为大学生初创团队服务孵化平台。有了新思路和来自创业优惠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杨凯的“创业咖啡”紧抓大学生创业特色,先后推出了“发现好创意”、“我来当店长”、“过来人话创业”等一系列创业服务。截至2015年11月,“创业咖啡”共计开班11次,为15个创业团队提供了创业项目的导师对接服务,先后帮助8个项目成功落地。
在威海创业大学,像杨凯这样走出来的成功创业者还有很多。据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勤显介绍,2014年3月,威海市人民政府联合省人社厅在全省率先成立创业大学,着力构建“一总部、多分校”的办学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了国内领先的“创业知识模拟实践 实际操作跟踪扶持”四级创业实训服务。目前,威海创业大学已建立了12处分校,先后为5500名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实训和服务,帮助831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8000多人,形成了引领全民创业的“威海模式”。
如果说创建创业大学是山东省在创新创业培训政策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那么日趋成熟的“威海模式”无疑是这次尝试收获的可喜成果之一。为了解决创业培训资源不集中、创业培训层次偏低、创业培训效果不明显等问题,2014年,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创建创业大学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市通过新建、改建、租赁场所、与驻地高校合作、依托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社会共建等多种形式,创建创业大学,统筹开展面向各类群体的创业培训实训。目前,全省11个市已建成各具特色的创业大学,通过推广“创业教育模拟实训 苗圃实践跟踪扶持”培训模式,一个将培训、实训、孵化、服务有机结合的一体化创业培训机制正在形成,这一机制不仅提高了创业培训质量,满足各类创业主体需求,还能有效提升创业者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根据《指导意见》,随着创业大学在各市的逐步普及,自2016年起,各级年度创业培训任务将全部由创业大学承担,2018年,山东将在全省范围内建设20家左右省级示范创业大学,给予每处3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月租金80元就能创业,“创梦空间”助梦想成真
走进位于德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创梦空间”,第一眼看到的是3棵灯光闪烁的“梦想树”,一个个精致的吊牌悬挂枝头,上面镌刻着创业者们最初的梦想。绕过拐角的书架,宽敞明亮的大工作间里,一群青年创业者们正热烈讨论,奋笔疾书,令观者也深受感染。
“花20元买一杯咖啡,就可以免费享受一天的办公设施和无线网络,每月花80元在这里租一个工位,就可以注册企业,真正实现了低成本起步。”创梦空间联合创始人李希剑向大众网记者介绍,作为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创梦空间能为怀揣创业梦想的人群提供全方位创业指导,以及从投融资、知识产权到工商商务、法律咨询等环节的一条龙服务,自开业运营至今始终受到各类初创企业和投资人的青睐。
作为山东省唯一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的城市,德州对外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对内找准优势特色,在一系列创业政策利好的支持下,主动迎接创新创业大潮。自2014年以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的发展战略。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了具有德州区域特色的载体平台、资金支持、开放合作、人才支撑、科技服务、政策保障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服务体系。其中,成立于今年9月的“创梦空间”就是德州市第一个“创新型孵化器”。随着创梦空间的成功运营,更多主体多样、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孵化器将在德州设立,吸引更多优质创业项目在这里孕育、孵化,逐步成长为优质成熟的企业。
同德州一样,在创业大潮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子,依托众创空间建立起城市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城市不在少数。为进一步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为创业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和福利,2015年,山东省政府印发了由省人社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在推动大众创业方面实现了多项新的突破: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允许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从省、市奖补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通过入股、借款等形式扶持入驻初创小微企业发展,有条件的市对认定的孵化基地按规定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孵化服务的(不含场租减免),按实际孵化成功户数给予创业孵化补贴;调整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对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给予一定的创业贷款反担保信用额度,允许其在信用额度内为其所辖企业、商铺提供反担保;完善创业补贴政策,将一次性创业补贴标准提高到1.2万元,有条件的市可将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放宽到符合条件的新注册个体工商户,给予不低于2000元的补贴,并对毕业年度的高等院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租用经营场地创业的,可给予一次性创业场所租赁补贴。
突出创城引领,打造创业型城市、乡镇、社区的梯次格局
一个创业者带动一批有梦想的年轻人,一个示范企业带动一批创业项目,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创业示范引领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企业,更上升到整个城市层面。充分发挥创业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特别突出创城引领,成为有效突破制约影响创业瓶颈的法宝之一。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鼓励创建创业型城市的相关政策就写进了政府文件。鲁政办发〔2013〕25号提出,启动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创建工作,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对省级创业型城市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对创业型街道(乡、镇)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对创业型社区给予一次性奖补5万元,所需资金从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安排。最近,《山东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加强创业型城市、创业型街道(乡、镇)创建工作,到2018年,要创建10个国家级、30个省级创业型城市(县、区),100个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
大众网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全省正在梯次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以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为抓手,向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创业型乡镇(街道)、创业型社区拓展延伸,并全面建立督查、考核评估制度。2012年,我省青岛、烟台、泰安、威海、济宁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2014年,东营市、莱芜市、济南市历下区等被评选为省级创业型城市(县、区)。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以5个国家级创业先进城市为引领,12个省级创业先进城市为主体,辐射带动全省40个创业型乡镇(街道)、400个创业型社区的梯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