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好故事】一生痴绝处 圆梦太行山

09.04.2015  12:31

——追记著名水土保持专家于宗周教授

  料峭春寒里,著名水土保持专家我校于宗周教授因病离世,享年80岁。遗嘱里,这位一生痴绝于太行山区开发治理工作的老先生,要求把骨灰撒到他投入精力最大的太行山前南峪的土地上,永远守护这个现在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于宗周先生1936年出生于河北廊坊,196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同年到我校任教,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人大常委、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副主委、保定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保定市委主委。

  于宗周先生的一生注定与太行山结下了不解之缘。1961年分配到当时的河北林学院任教,1963年8月河北省遭受到了历史上少有的特大洪灾,从此他便一头扎进太行山区,开始了自己绿色的事业。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到年过花甲的老人,他把一生的精力投入到太行山的绿化治理扶贫中。

  几十年来,他坚持深入太行山区,研究提出了林果生态经济学工程建设技术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创编出了不同类型山地林果生态经济系统工程优化形式,形成了在国内领先的片麻岩低山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凭着一股执着劲,他在前南峪山上修起了“三层楼”,山顶刺槐、油松戴帽,山中干果围腰,山脚梯田抱脚。为了治山,有几年他跟着了魔似的,恨不得钻进土里去看看水是怎么流的。在山上滚熟了,便生出了灵感。原来学水土保持的他,也成了全方位的生态经济专家。

  八十年代,于宗周承担了河北省科委下达的“邢台浆水沟、麻峪沟综合治理的试验研究”课题。针对旱涝交替的贫瘠地区,他提出并实践的“富山保川”成为具有山区脱贫致富战略意义的治山治水总方针,闯出了一条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符合我国国情的山区开发治理奔小康的新路子。

  九十年代初,于宗周走进前南峪。至今,邢台县前南峪村党委第一书记郭成志仍然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当于宗周提出10年内把麻峪沟建成年收入30万元的“经济沟”时,前南峪村民说什么也不信,因为这个被人叫做“光腚沟”的穷山沟当时年产值不足5000元。于宗周只好向村里人保证:果树三年不结果、麻峪沟十年后达不到收入30万元,我用工资赔偿,与村民打起了赌。结果,到第六个年头,收入已近30万元,10年时就是40多万了。在他的帮助下,有10 条沟的前南岭村,成为全省首富村之一。生态沟被农民亲切的称为“致富沟”。

  多年和先生同课题组的林学院教授李保国说:“于老师学的是治山治水,教的是治山治水,一辈子干的是治山治水。把荒山变青山,帮助山区人民增收致富是老先生一生为之努力的目标。”于宗周的爱人介绍,他有一个旅行包,里面有牙具、针线、钱等日用品,几十年来,每逢上山,背起包就走,方便的很。几十年干在山头吃在山头,甚至雨雪天也泡在山头。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于宗周顶烈日、冒寒风,扛着仪器翻山越岭,特别是雨季,为了获取对雨水和泥沙流量的准确数据,不管白天黑夜,只要下雨他就飞快的往山上跑。记不清哪一次,深更半夜,大雨瓢泼,年过半百的于教授爬上观测点,蹲在凉嗖嗖的雨水里,腰上挂着手电筒,直到几小时后雨停了,可他半截子腿埋在泥水里,腰也直不起来了。类似这样的苦与泪,在试验区他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

  几十年致力于绿化治山扶贫,于宗周让曾经的荒山沟变成“花果山”。但是,这些年他忙得却顾不上家庭。两个女儿出生时,于宗周都在山区竟没有时间回去。在二女儿于爽的印象里,父亲绝大部分时候都在山区出差,母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从小到大,家里全是妈妈一个人在忙,一年才能在家里看到爸爸几次。”于爽说。于先生自己也是忙得顾不上身体。80年代在山区,他突感全身无力,但每天仍咬牙爬上800米高的山,晚上为课题验收准备材料。直到次年工程结束回保定检查是糖尿病,体重下降20多斤。他说:“能看到山区人民脱贫了,是自己最欣慰的。知识分子存在的价值只有在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从八十年代到退休,于宗周完成了5个国家科委、省科委课题,先后取得科研成果8项,有2项达国际先进水平,6项属国内领先。先生一生曾获河北省人民政府奖、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科委科技扶贫奖励基金服务奖等各种奖励45项。1963年他刚来时到处是一片荒山秃岭的太行山,在几代人的辛苦努力下,如今已变得绿树盖顶,果树缠腰,庄稼满地的“花果山”。人民人均收入翻了几十倍,全村植被覆盖率达94.6%,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他创立的山区农业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沟”,1995年获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五百家”提名奖。于宗周的名字也像他当年踏遍太行山的沟沟坎坎一样,流传在太行山区。于宗周曾说:太行山是我事业的起点,我在这里上了第二次大学。我热爱太行山,我离不开实验区人民。

  现在于先生走了,当我们重新回忆起先生几十年的事业,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与敬意。于先生留下的记忆里,有一种坚韧的力量,那是一个知识分子留给这个社会的精神血脉,也正被先生的学生们生生不息地传承。

1996年8月,于宗周教授在前南峪接受记者采访

 

作者:宣传部 姚运肖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