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洁:“大医院压缩普通门诊”也需防想当然
今天,北京出台《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影响医改全局的五大方面改革思路。《意见》对各医疗机构功能进行明确定位,国家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和医学中心将主要承担医学科研攻关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区域医疗中心主要承担区域内急难重症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常见病、慢性病、重症康复和疾病防控、健康促进等功能。按照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今后,大型医院诊疗将逐步大幅度压缩普通门诊,主要看的是急难重症病人,大量的医生要向基层转移。(《北京青年报》10月15日)
看个感冒发烧也要去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很大程度上的确是导致当下看病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既然如此,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小病回归社区,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满意度,更是长期以来医改方向的共识。然而,正如听到楼梯响,未必就有人下来,有了共识,与真正落实之间,同样有着相当的距离。尽管分层次的医疗体系,一直在努力打造,但奈何效果却始终不彰。看病扎堆大医院的情形,非但并未有所缓和,反而还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而之所以会呈现如此局面,其实也并不意外。既然医疗资源的配置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医疗资源没有分层次,指望患者主动分流到基层卫生机构,自然并不现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新出台的医改方案,大医院逐步大幅度压缩普通门诊,转向急难重症治疗,同时大量医生向基层转移,的确堪称有的放矢。可以设想,大医院大规模压缩普通门诊,其实相当于硬性分流,患者扎堆过来排不上号,自然只能回归社区医院;而大医院的大量医生向基层转移,则更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次医疗资源重组,不仅将为基层医疗机构带去患者,同时也将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实力与公众信任。相比以往仅仅单方面的分流患者,新方案中将医生与患者同步分流的机制,自然更值得期待。
不过,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是不是真的只需大医院大规模压缩普通门诊,便可水到渠成,又是否只需将大量医生也转移到基层,便能顺风顺水,的确还不能过于乐观。真实的情形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与重组,其实并非如同搭积木般轻而易举。具体而言,大医院的医生究竟如何转移,才能真正实现诊疗能力下沉的同时,有效的分流患者,其实并非想象中那般简单。尽管医生本身是个独立执业能力很强的职业,但医疗资源的高效运作却必须以资源的高效整合为前提,而相当数量的科室,其实需要比较强的团队合作,甚至跨科室合作,这些资源如何在向基层转移的过程中被拆散,极有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整合。假如大医院的医生,下了基层,却失去了团队与其他科室的合作资源,甚至连设备药品都处处掣肘,医生的分流会否反而导致稀缺医疗资源的弱化与浪费,也并非杞人忧天。
此外,即便是医生被有效分流了,即大医院的医生到了基层,仍然能保持原有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但基层医院的辐射范围毕竟相当有限,原本在大医院排得满满的档期,在基层医院恐怕很难保证工作量同样饱和,下了基层的医生或许工作压力会小很多,但却并未将原本在大医院的门诊量有效分流。换言之,大医院转移到基层的医生,与大幅度压缩的门诊量之间其实并不匹配,而这样的硬性分流,也就极有可能加剧资源错配,加剧患者的看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