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岁大一学生的公益路:资助俩贫困儿童发助学金21万余元
“爱在行动”爱心公益组织
杨璐瑶(右一)和协会志愿者走访贫困家庭
“当你亲眼看到双亲因病去世,家里全是外债,学习异常优秀的孩子梦想是上清华,却只能辍学的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去做公益了”。这是一个20岁的大学生告诉记者他一直做公益的理由。
走在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内,来来往往的学生脸上挂着“一脸稚气”。在这个人称“小鲜肉”的年纪,大部分人还是在享受学生时代的“幸福时光”。我们要采访的杨璐瑶就是该校的一名大一学生。
白色板鞋、运动裤、黑色T恤杉,瘦高的身材,胡须若隐若现,眼前的这个小伙俨然也是一副“小鲜肉”的模样。
然而这个“小鲜肉”学生却是“爱在行动”爱心公益组织的“带头大哥”。他在高二时期成立该组织,两年间,截至目前已经组织公益活动63次,1437人次受助,号召社会参与公益活动3400人次,志愿者服务超2000多个小时。两年时间先后组织了帮扶贫困学子、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关爱抗战老兵、关爱残疾儿童等多项公益活动,其中仅针对贫困儿童的助学活动就组织了32次,发放助学资金21.35万元和价值15万元的助学物资。
15岁走进贫困家庭,踏上公益路
1997年,杨璐瑶出生在赞皇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喜欢自由的他和同龄孩子的童年没什么两样。
赞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爱心组织经常走动的地方,小时候杨璐瑶经常看见一些穿着红马甲衣服的人,带着米面等物资去一些家庭。当时他并不理解这些人具体是干什么的,只知道是在做大人们常说的“善事”。
15岁的杨璐瑶还在上初中,一个周末,因无事便抱着“旅游”的心态跟着一些穿着红色马甲的人去了一趟许亭乡。没想到,这一去便和公益结了缘。“爹妈都不在了,一个7、8岁穿着破破烂烂的小女孩不去上学也不去孤儿院,没人照顾每天自己在家做饭,看到这一幕我受不了”想着自己能做些什么,杨璐瑶说道。慢慢的他开始留意各种各样的公益组织,并开始参与公益活动。
高中“偷着做公益” 创建爱心公益组织
杨璐瑶的高中生涯在元氏县渡过。高二下学期之前主要跟着其他爱心组织一起参加活动。但时间一长,杨璐瑶发现他自己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帮工”和“跑腿”的,真正的并没有做什么事情,于是便萌发了自己“单干”的想法。
高中生活很紧张,压力也很大,但在杨璐瑶看来这一切并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学校效仿衡水中学也实行无缝隙管理,然而我以实力竞争到了学校的所有与管理学生有关的职务,并且和老师的关系很好,所以来去自如。更重要的在任外联部主席的时候,让我认识了很多的爱心商家,等自己创建爱心组织的时候这些爱心商家便成了志愿者。”
高二下学期杨璐瑶创建了“爱在行动”爱心公益组织,成立之初,便有近30人的志愿者,基本来自元氏周边地区。为了让这个组织走下去,杨璐瑶付出了很多。学校不让带手机,杨璐瑶偷着拿,晚上钻被窝,用手机在群里发信息,组织走访贫困家庭的时间和地点。为了能有爱心商家资助活动,杨璐瑶经常偷着出去拉赞助,为了能说服对方让他们相信他可以,杨璐瑶找商家一趟一趟的谈也是家常便饭的事儿。
2014年3月,杨璐瑶和群里的志愿者带着“爱在行动”爱心公益组织的条幅第一次走访了平山的10户贫困家庭。
上了大学的杨璐瑶像“疯”了一般开始组织大量的活动,随后一周走访一周慰问便成了“惯例”。截至目前,爱在行动公益组织已经有近300名志愿者,成员来自省内各地区。年龄最大者65岁,而杨璐瑶是年龄最小的。
杨璐瑶说道,“为了在现有的资源上达到最大的效果,现在已经不是哪里有困难跑哪里,而是把这些贫困的家庭分类设立成长期资助项目,目前已经设‘向日葵助学项目’、‘守望者助老项目’和‘带山区孩子进城项目’。未来还要在市内打造5所爱心书吧,免费为适龄儿童提供阅读刊物。”
拿出生活费资助川籍俩贫困儿童
现在整个组织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对于每一个进群的志愿者都有严格的考核。每一笔善款都必须要求做到公开透明。
谈话间,杨璐瑶向记者透露一个消息,从去年3月份开始他坚持每月拿出400元的生活费资助了川籍俩贫困的孩子。“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多高尚,只是学校偏僻,有钱也花不出去,而且家里面就我一个人上学,没什么经济压力,现在我把喝可乐的钱省出来帮助别人也值!”但对于更多的关于这个家庭的信息,杨璐瑶并不愿意太多的透露,他说:“不想让对方产生任何压力”。
对于社会上的质疑声,杨璐瑶认为,做任何事都可能有两方面的影响,对于认为他作秀的声音,他无暇去听,更无需去理会,因为他知道他现在做的事儿是正确的,而且以后的路还很长,但会一直做下去。
采访结束后,杨璐瑶像孩子般害羞起来,说等他一下,他要回宿舍换一身衣服去市里和协会的其他管理者碰面开会。等杨璐瑶出来的时候,眼前俨然站着一位成熟的男人,一身黑色西装,手里领着两个黑色文件包,发型也齐整了很多。看着他,时间仿佛穿越到他出活动的时候,一个成熟的男人装着梦想带着微笑带着一大群志愿者走进大山深处为贫困家庭“雪中送炭”。(完)(中国日报网河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