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民众起诉安倍“拜鬼”:架空宪法

21.10.2014  16:30

人民网10月21日电(李警锐) 364名原告10月17日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3年12月参拜靖国神社违宪,侵犯了民众和平生存权,要求法院认定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违反日本宪法,并要求法院勒令安倍停止参拜。

这是继4月21日273名原告在东京起诉安倍后,又一起民众状告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违宪的案件。有评论称,首相是日本总理行政事务的长官,首相参拜神社显然是违反日本国宪法所规定的“政教分离”原则。

多国原告联合起诉安倍 侵犯和平生存权

安倍自2012年12月上台以来,2013年靖国神社“春祭”和“秋祭”以及2014年“春祭”期间均供奉“真榊”。而且,在2013年12月执政一周年之际,参拜了靖国神社。两年内安倍三次供奉祭品一次参拜,引起世界各地民众强烈不满,他们将安倍、靖国神社、日本政府并列为被告,再一次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此次的诉讼的364名原告中,还包括83名日本人以及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原告。原告律师团团长木村庸五表示,第二次诉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原告国际色彩浓厚,这表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不仅是日本国内问题,而且涉及很多国家,世界各地民众联合起诉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违反宪法,对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

原告方在诉状中指出,安倍多次发言拥护二战甲级战犯,并不顾各方强烈反对,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其将靖国神社作为美化侵略战争工具的意图明确,违反了宪法规定的政教分离原则,侵犯了日本宪法所保障的民众和平生存权。

日本国宪法也被称为“和平宪法”,其制定的前提以及其中的基本原则都与和平主义有很大关系,而日本宪法前言当中也有“和平中生存的权力”这一表述。

在日本国宪法前言写到:日本国民期望持久的和平,深知支配人类相互关系的崇高理想,信赖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公正与信义,决心保持我们的安全与生存。我们希望在努力维护和平,从地球上永远消灭专制与隶属、压迫与偏见的国际社会中,占有光荣的地位。我们确认,全世界人民都同等具有免于恐怖和贫困并在和平中生存的权利。

由于日本宪法前言当中将“和平中生存”作为一种权利来看待,日本大多数人认为“和平生存权”是从人权及其保障的角度来考量。换言之,根据日本宪法前言的规定,和平不但本身就是人权问题,而且还是“人权当中的人权”的问题,因此,和平生存权便被人普遍认同。

德国原告保罗·施耐斯表示,通过50多年来对日本社会的观察,可以确信靖国神社是战争的象征,它将自己奉为神明,促使日本政府重返战前状态,这种情况在德国难以想象。他同时指出,日本政府彻底断绝与靖国神社的关系、停止慰灵等美化侵略战争的活动,是关系日本未来以及东亚和平的重大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首相“拜鬼” 违反政教分离原则

靖国神社作为日本外交的一项负资产,却被安倍和日本右翼政客始终背负。尽管在此次秋季大祭安倍以向靖国神社供奉“真榊”代替参拜,但有评论认为,安倍的“拜鬼”意图已多次彰显,此次故作粉饰,已不能掩盖其真实意愿。

安倍曾表示对自己首次执政期间未参拜靖国神社“后悔至极”,因而成为继2006年小泉纯一郎以来,时隔7年再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在任首相。安倍还妄称,“给为国家战斗而倒下的英灵合上双手祈愿冥福是世界领导人通行的姿势。即便遭到了批判,也应担当起这一当然的使命与责任”。

然而,包括日本宪法和国际法律在内,没有任何一条法律给予了首相参拜罪犯的责任。而且,战后日本首相不能参拜靖国神社,在日本国内有也有明确的法理依据。

日本国宪法》第20条第3项及第89条明确规定了“政教分离”的原则,并在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及其机关不得参与宗教教育及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安倍的参拜行为显然属于“宪法所禁止的宗教活动”。

日本宪法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禁止国家赋予宗教团体特权,禁止国家及其机构为宗教组织或宗教活动提供公共资金。之所以要明确这样的内容,正是因为战前和战争时期,神道教成为军国主义精神的支柱,并将为国家而死的行为正当化。

日本《朝日新闻》曾发表社论称,政治和宗教必须分离,这是现代民主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日本,这一问题的教训也体现于此前的大战和毁灭。正是因为军国主义与神道教密切结合的苦涩经验,日本才要坚持和平国家原则。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政治色彩浓厚

围绕参拜靖国神社问题,1985年和2003年,时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和小泉纯一郎曾分别被提起诉讼。1992年福冈高等法院判决中曾根康弘作为日本首相的参拜行为违宪,同年大阪高等法院也判决这一行为违宪。日本的一些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也曾认定,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违宪。

由于靖国神社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1000多名乙、丙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战前,在日本对外侵略中,靖国神社扮演了控制国民政治和意识形态、为侵略战争服务的角色。战后,靖国神社虽改为独立的宗教法人,但其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精神支柱的影响却依然存在。

另外,靖国神社曾是日本国家神道的核心象征。战前,国家神道被赋予国教地位,日本国民被强制信仰国家神道,信教自由受到限制。战后,宪法中的政教分离原则就是在对此进行反省的基础上确立的。作为日本的最高行政长官,首相带头参拜靖国神社,显然是与从事宗教活动难逃关系的。正如日本舆论指出的那样,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政治色彩浓厚。

因此,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既属于干涉宗教事务,又涉及国际国内对待战犯法律上的矛盾。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伟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第一,如果是政界人士参拜靖国神社,属于干涉宗教事务是违反宪法的。而日本政府本身也意识到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曾经设想过一些解决的方案,就是实行所谓的国有化,主要就是避免政教分离涉及到违宪的问题。

第二,参拜靖国神社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在对待甲级战犯上,还涉及到另外的法律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通过“援护法”和“恩给法”公然否定了国际法,从而抹消了对侵略战争负有特定责任的领导者即“战犯”和“普通战殁者”的区别。

安倍去年12月26日在其‘首相就任纪念日’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违反了日本宪法。对此不可熟视无睹。”日本大阪大川法律事务所律师大川一夫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中国、韩国等曾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强烈反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很自然的事,两国对此举“再生出日本战前氛围”表示担心完全可以理解。日本政治家应维护与邻国的关系,并应“好好思考”中韩等国强烈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