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万多人祭先烈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公祭将持续到4月5日

04.04.2015  10:19

    □本报记者 赵晓华

    今日就是清明小长假首日,在这个清明假期里,很多市民除了祭奠已逝亲人外,还会去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缅怀曾为今天幸福生活牺牲的烈士们。祭奠革命先烈、激发爱国之情、弘扬报国之志——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早已为今年清明公祭做好准备。据悉,公祭将持续到4月5日。有意参加公祭活动的社会团体可以提前与陵园预约以确定公祭的具体时间和场次。今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继续开通网上祭奠平台,方便人们缅怀先烈,同时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在昨天,就有7万多人前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祭扫先烈。

    市民感叹:建筑物背后都是历史

    昨日一早,石市的天空有些阴沉,走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给人肃穆、庄严、整洁的感觉。和平日相比,昨天的烈士陵园里面满是前来祭扫先烈的市民和团体。他们当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四五岁的孩子,年龄虽然有差距,可他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却没有分别。

    带着老伴和孙子,上午8时30分,60岁的赵先生来到了烈士陵园。在赵先生看来,烈士陵园里的主要建筑物都离不开“纪念”两字——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亭、董振堂纪念碑亭、赵博生纪念碑亭、铭碑堂、革命文物厅、影视厅、白求恩纪念园、柯棣华纪念园、烈士墓区和著名烈士铜像区等,“我觉得每个建筑物的背后都是一段历史,都值得参观者走近、走进,然后静下心来,用心了解、铭记于心。”赵先生说,在这座烈士陵园里,让人感慨的不只是建筑物,更是那些已经安眠于此的有血有肉、有担当的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们。

    赵先生和老伴拉着5岁小孙子的手,在烈士陵园里转了近2个小时,边走边给孩子讲述历史故事,并带领孩子给烈士们鞠躬。“这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能带着孩子来烈士陵园瞻仰他们,唤起大家对那段历史的记忆,我觉得很有意义。”赵先生由衷地说道。

    中外学子徒步一个多小时为烈士扫墓

    重温入团誓词,讲述英雄的故事……昨日上午,石家庄市第42中学高一年级的600多名师生,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祭扫先烈活动。

    记者了解到,早7时10分,42中的600多名师生就从学校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走到了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同学们默哀缅怀先烈。该校来华留学班的16岁泰国留学生王心雨说:“我看到了中国学生举着手、握着拳说很多的话,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我知道,这是在发誓,是在保证。来之前老师告诉我们,他们要怀念英雄,怀念亲人。我知道,在这里,不可以大声说话,不可以笑,也不可以打闹,因为这样的活动,和我的国家一样。”瑞典女孩郝婷婷则说,这次活动让她更加希望和平。

    缅怀仪式结束后,42中的同学们还参观了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纪念馆中先烈们的事迹感动了每一位同学,使同学们感慨万千,深感革命成功的不易。高一8班的班主任张彦芳老师说,孩子们虽然很累,但看得出来他们心里很充实。“不少同学告诉我,在烈士陵园里他们感受到革命烈士的伟大,感受到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将来一定把这种革命奋斗精神、爱国情怀弘扬全世界。”张彦芳说道。

    石家庄市第42中学副校长张秀英说,清明祭扫先烈的活动,激发中国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次祭扫活动中,除了学校的中国学生外,还有19名来自泰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的国际留学生。“通过祭扫活动,他们同样懂得了只要有战争就会有牺牲,世界需要和平,需要世界间沟通与理解。

    革命先烈应该被世世代代铭记

    昨日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里,记者见到了不少参加公祭的人,他们当中有学生,有企业职工,也有普通市民。一位老师说:“我们边参观边给孩子们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带他们瞻仰烈士墓,深入了解烈士们的伟大生平,可以让孩子们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记者注意到,市民们来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不单单可以参加公祭,还可以参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红色旅游项目。整个纪念馆总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陈展主题为:“红色太行  英雄河北”。

    在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中,整个展览分为三大部分、十个单元。三部分分别是红旗插遍燕赵大地、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燃烧燕赵、万众一心抵御外敌;河北军民保卫解放区、柏坡圣地孕育新中国。展览以大量丰富翔实的历史图片,珍贵的历史文物,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省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史。

    抗日战争期间,华北地区曾经发生了八路军百团大战、陈庄歼灭战、藁城梅花阻击战和深泽宋庄阻击战等战役、战斗。据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讲解,有17名著名抗日英烈安眠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梳理下,记者将这17名著名抗日英烈的名字记录了下来。他们分别是:白求恩、柯棣华、马本斋、常德善、王远音、包森、韩增丰、周建屏、高小安、雷烨、李永安、才山、郭陆顺、白乙化、孔庆同、王溥、王先臣。“其实不光是在清明节,平时也应该经常来这里祭扫先烈,一定要世世代代铭记他们。”80岁的田老先生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