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农村垃圾,建设美丽中国

12.07.2017  10:03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生产力密切相关,对于农村而言,生态环境意味着发展前景。只有处理好了农村垃圾,才能将农村建设得更漂亮,才能够维护好农村的绿水青山,加快美丽中国的建设。

  为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提高村(社区)干部的业务知识和环卫技能,近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集中对全县619名村(社区)干部进行了农村垃圾治理培训。(7月7日 《四川农村日报》)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总书记2013年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农村的生态环境好坏关乎农民的身体健康,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关乎美丽中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生产力密切相关,对于农村而言,生态环境意味着发展前景。而处理好农村垃圾,绝非小事,这关系美丽中国建设。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总书记给我们描述了农村的美好图景,有山有水才有乡愁。对于农村而言,山山水水早已成为了标配,但是农村垃圾的处理方式却给美丽山水增添了“伤疤”。只有处理好了农村垃圾,去掉这些“伤疤”,才能将农村建设得更漂亮。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固有的生活习惯,农村人没有垃圾收集与处理方式,垃圾随处扔弃、倾倒。对城里人而言,随处可以见到垃圾桶,随手可以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并且有专业人员来处理。然而,农村却没有这么方便的基础设施,进一步让农民们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随着塑料制品等工业化的方便,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成为了农村土壤不可承受之重。而农民房前屋后随意倾倒的垃圾更是污染了农村的土壤和水流。

  不过改变已经开始,各地开启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十年前,四川开始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对农村垃圾动起了真格,四川各地农村探索出了各种各样的垃圾治理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建起了大小不一的垃圾池,方便农民将垃圾集中倾倒,便于环卫机构集中收集处理。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垃圾池建设成本太高,农民们也不愿意将垃圾池建在自家附近等等因素,使很多垃圾池成为了摆设。

  然而,四川省仁寿县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创新探索出了“农户配备两筐一凼,实施源头分类减量”“保洁员上门收集,再次分类减量”“拓展垃圾治理,开展立体治理”“实施三方监督,确保机制运行”“场镇垃圾市场化运作”等先进做法,为农村垃圾找到了出口。这些理念光靠村干部的吆喝还不够,需要广大农民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共同处理好生活垃圾,才能够维护好农村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