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调整的多重效应与实现路径

17.06.2015  19:36
      经济结构的调整伴随着整个工业化进程。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经济结构调整对我省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它既是破解当前面临的供给与需求矛盾、资源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需要,还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绿色崛起的迫切需要。从实践看,找准结构调整突破口与实现方式是我省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省委书记周本顺指出:“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增量调整。”我省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把结构调整的着力点聚焦到增量调整上来,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本轮调整特点:既符合一般规律,又有特殊性
      经济结构的调整始终是由市场需求引导的,但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演进中的结构调整更为艰巨。不管国情如何、工业化进程快慢,世界范围内各国在工业化中期都遇到了结构升级难题。既有英、美、日、德、韩等国家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功经验,也有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因产业结构调整失败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经济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是:从生产要素投入看,由资源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从适应消费需求看,由维持基本生存的最终需求占主要比重向中间需求再向享受性、发展性最终需求占优势比重转变。其中以日本最为典型。日本制造业从1974年开始的转型升级,是在其“世界工厂”的繁荣期间发生的。世界石油危机、汇率变动、国际贸易摩擦和产业发展趋势等因素是导致其转型调整的重要背景,可以说调整是为适应环境变化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进行的。转型持续了17年,制造业结构从以重化工为主体转向了以高技术、深加工为特征的现代制造业结构。
      目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折之时,正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为面临着多种因素叠加的复杂形势,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结构调整复杂而艰巨:一是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的稳定增长转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各类矛盾和问题凸显使得调整难度明显加大。二是技术大爆炸式创新时代来临,以往创新成果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取代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但如今企业可能凭借更好、更廉价的产品,一夜之间在市场上崛起,甚至引起整个行业的重构。这一时期,对由技术创新引起的结构调整方向与重点的把握至关重要,如果选不准调整方向,结果可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三是长期以来我省形成了以传统产业为优势、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既涉及技术装备、技术诀窍,也涉及进入新领域、新产业的思维方式转换、产业发展特点把握,难以在短期内形成优势,增大了调整难度。在这种背景下,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实现路径尤为重要。
      增量调整效应:既有多重效应,又能积极主动
      调整的方式大体归纳起来有存量和增量两种调整。存量是已经物化的资本或已经形成生产能力的资本,所以,存量调整是指对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实行重组或再配置,包括资产有偿转让、兼并、破产、联合重组等。因为存量资产已经物化,有很大的刚性,所以调整难度较大。
      增量是新的投入,所以增量调整更加灵活和主动,可以根据需要把资金投向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域,促进结构合理化。增量调整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是自我积累,另一个重要途径是从外部取得,如发行新债、举借新贷款、进行融资租赁、发行新股票等。从实践看,增量调整是更积极、更主动、更有效的调整,它的正向多重效应表现在:
      1、“靶向”效应:就像给病人治病时的“靶向给药”一样,增量调整可以更有针对性、更精准地投向所选重点领域。因为增量调整的可塑性大,投资方向的选择有较大的余地,所以,增量调整可以更准确地投向适应新形势的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可以更好地实现战略意图。其实,分析一下世界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就会发现,不论是美国的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优势的形成,还是欧洲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与产业优势的形成,抢占新技术开发、新产业发展的先机,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其前提是有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
      2、优化效应。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已经形成了规模很大的存量资产,这是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但要看到,长期的发展也导致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如何实现以增量调整推动存量结构优化是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技术创新引致的产品创新、企业生成、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有本质差异,需要有充足的科技研发储备、对市场有深刻理解的创业者,以及全球化、社会化的商业化能力。由于增量调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利用杠杆效应,进行投资方式、资金融合模式创新,从而形成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以存量优化实现增量调整意图的良性循环,达到加快结构调整的目的。
      3、带动效应。增量调整可以带动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发展。增量投资投向某一新兴产业,可以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如通过联合投资的方式引进一个国际知名的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就能带动一批相关服务业发展,也会创造出一批就业岗位。投向某一重大项目,可以带动紧密关联企业配套发展。如投资一个新能源汽车项目,能够带动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企业在空间上聚集,形成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投向某一个关键技术研发,可以创新出新产品,促进新企业的生成,甚至培育出一个区域的新增长点。如将资金投向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通过聚集创新人才和其他创新资源,能够生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所以,增量调整可以发挥出投资的乘数效应、倍数效应,加快结构的优化升级。
      实现路径:以创新为主线,发挥乘数效应
      充分发挥增量调整作用,可遵循这样的路径:以创新资金融合方式做大增量规模,以突出投资重点瞄准创新驱动主线,以模式创新带动存量资产优化,以政策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其一,做大增量规模。因为存量资产庞大,必须做大增量规模,才能撬得动存量资产,使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成效。做大增量规模的途径除了聚集财政资金、向金融机构借款、吸引外资投入等外,还可以通过发挥民间资本作用来做大增量规模。一是通过发展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创新创业平台与载体,吸引创新资源聚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二是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TOT(转让-经营-转让模式,通过出售现有资产以获得增量资金进行新建项目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来增大增量规模。三是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探索众筹模式,聚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来发展新产业。
      其二,瞄准创新驱动发展。工业化初期、中期,驱动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源等传统要素,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换之时,驱动经济增长主要靠创新。所以,当前我省结构调整的主线是创新驱动。投资重点瞄准创新驱动发展包括:将增量资金投向新技术研发、孵化与产业化,形成由新技术、新产品到新企业、新产业的创新驱动链;将新投资投向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我省由制造业大省到制造业强省的转变;将新投资投向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积极培育壮大先导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支持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融合创新,使已研发出来的技术、已有的科技成果最大程度商业化、市场化,产生更大的效益,等等。通过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产业前端的市场主导权、产业中端的资本主导权和产业后端的技术主导权,就能更主动、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其三,创新带动存量模式。唯有形成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的良性机制,促使各类创新资源及产业发展要素加快流向新兴企业和新兴业态,增量调整的多重效应才能发挥出来。所以,创新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的模式与方式非常关键,这些模式与方式包括:利用存量资产、土地、厂房等发展新兴产业、创新平台与创新载体,通过增量调整带动存量的充分利用;根据存量资产和专业人才的特点,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新技术、新兴产业、新开发领域的对接,努力从传统产业的“老树”中生出“新枝”;完善产权、人才、技术等要素交易市场,通过租赁、兼并、重组等使企业的过剩产能、闲置设备、专业人才、技能工人等流动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实现快速优化配置,等等。
      其四,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从世界经济发展看,在人均收入达到五千美元至一万美元的工业化中期结构调整难度很大,所以各国政府一般都通过政策支持来促进存量资产的有效调整。要充分发挥增量调整的作用,我省应加强政策创新力度。近几年,我省制定出台了一批促进技术研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政策,需要各地各部门切实落实,使其产生实效。同时,要根据形势的新变化,及时出台相应的针对性促进政策,破除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的障碍,使结构调整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