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绿 脱贫 增收我市太行山绿化打出“组合拳”

28.01.2016  10:35

本报讯 (记者 岳金宏)一场冬雪过后,在赞皇县张楞乡的核桃种植区,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查看树苗的情况。2015年,我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共完成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造林绿化53.53万亩,占全市秋冬季造林50万亩计划任务的107%,并从政策支持、后期管护等方面打出“组合拳”。

为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及大气质量,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省会西部生态屏障,促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5年10月启动实施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建设,通过实施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用三年时间实现西部太行山区绿化全覆盖,并印发了《关于加快太行山生态绿化建设的意见》。

2015年启动实施的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建设,涉及我市西部平山、灵寿、井陉、赞皇、元氏、行唐、鹿泉和井陉矿区8个县(区),规划造林300万亩。其中浅山丘陵区、岗坡次地人工造林150万亩,深山区封山育林150万亩,三年实现太行山区绿化全覆盖。

在造林方式上采取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浅山丘陵区及山前平原适宜人工造林的岗坡次地全部栽植以核桃为主,大枣、板栗、石榴、苹果等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林。深山远山不适宜人工造林的地区,采取封山禁牧、牲畜圈养的方式,全部实施封山育林,以培育和恢复植被,改善西部山区生态环境为目的,增加西部山区的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

在我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山区八县(区)干部群众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了不利的天气因素影响,到2015年12月10日,全市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53.53万亩,占当年度全市秋冬季造林50万亩计划任务的107%。其中人工造林完成栽植23.53万亩,占秋冬季人工造林20万亩计划任务的117.6%,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建设秋冬季造林任务。

据了解,各县(区)也都根据实际研究制定了本县绿化工程建设财政资金支持补助政策。鼓励土地流转,造林资金向造林大户倾斜,以形成规模种植、实现规模效益。同时,为确保太行山生态绿化工程建设栽植质量和效果,各县(区)林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造林栽植过程中,林业技术人员深入造林栽植现场做好技术服务和指导,严把苗木、整地、栽植和栽后管理关。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