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平时考核实践与探索

30.11.2016  13:34
  党中央提出,“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中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要求我们建立健全以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的干部人事制度。由于审计业务的特殊性,政府及各部门绩效管理没有统一模式,使得审计绩效管理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如何设计较好的审计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基层审计机关内部绩效管理,仍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管理的目的

  1.绩效管理能提升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绩效。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比较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为审计机关和工作人员指明了努力方向。审计机关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工作人员中存在的问题,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和资源支持,工作人员通过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的改进,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通过绩效管理不仅能使内部人才得到成长,还能吸引外部优秀人才,使人力资源能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

  2.绩效管理能优化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审计机关管理涉及对人和对事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主要是激励约束问题,对事的管理就是流程问题。一项工作为什么做、谁去做、如何做、做完给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就是流程问题,不同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且极大地影响着组织的效率。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审计机关应从整体利益以及工作效率出发,尽量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不断调整优化机关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

  3.绩效管理能促进单位内部凝聚力加强。绩效管理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面。因此,绩效管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及时沟通,相互提醒,加强协调配合,这样能够形成和谐共事的氛围,大家围绕共同的目标,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扬比学赶帮超的精神,凝神聚力实现目标,千方百计完成任务。

  4.绩效管理能改善外部环境。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由于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加强内部沟通协调,规范机关管理和业务管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改进了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因此,机关公信力明显增强,地位得到提升,工作人员形象为外界称道,为开展各项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绩效的提升。

   二、如何完善基层审计机关绩效考核体系

  打破审计机关干部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铁饭碗”、“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思想,改变现有的收入分配模式,在省级人财物统管后,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可以控制和评价”的原则,建立起审计职业绩效评价体系和等级晋升办法,依据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效率、质量,取得的成效、社会影响等多方面指标考核情况,将审计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其个人的审计实绩和职业等级相挂钩,不再论资排辈,而以工作实绩论英雄,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审计事业跨越式发展。

  1.认真组织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手段,考核评价是绩效管理中的主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就绩效考核而言,要注重平时考核,重点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和阶段工作落实情况,搞好记录记载。要全面、系统地搞好年度考核,可采取“听、看、查、审”的方式,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逐一进行考核,不能凭印象打分,机械地汇总,要体现综合性原则。就绩效评价而言,可按照自我评价、集中测评、领导点评、外部评价等方式进行,力求客观公正。值得强调的是,不能只注重对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忽视德、能、勤、廉的评价,忽视外部评价,要引入外部评价机制,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使评价客观公正。

  2.强化运用绩效考核结果。结果运用是绩效管理的最后阶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果反馈,可以采取面谈的方式,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人,肯定其成绩或值得继续发扬的方面,指出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取得认可,最好能签字盖章,这种面对面地交谈、沟通、激励,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二是结果运用要综合分析考核结果,落实奖惩办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该奖的奖到位,该罚的不手软;要建立绩效档案,详细记录基础信息、长期绩效情况、教育培训情况、能力素质、成长状况,作为提拔任用的依据。需要说明的是绩效结果运用,不仅仅是依据考核的分数兑现奖金,贯穿其中重在思想沟通、精神鼓励、激发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热情,提升能力素质。

  3.构建完备的绩效保障体系。实施绩效管理必须依靠完备的保障体系。结合审计机关实际,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打造一支审计铁军。人是绩效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只有提升全员素质和能力才会有好的绩效。重点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业务培训,激发创新潜能,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遵章守纪教育,依照制度和程序办事,减少任意性和随意性;树立效能观念,增强节约意识和效率意识。二是构建一个审计流程。重点是按照审计业务工作要求,依据有关规定,建立审计项目立项、审计现场实施、审计项目审理、审计决定落实、审计档案归档等“立、审、理、督”四权分离的业务流程,确保审计质量和整改落实的力度。三是完善一套审计制度。依据工作需要,建立党务、政务、业务三大类若干个方面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限权、理事。

   三、结论与思考

  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管理十分必要,它不仅可以促进整体工作质效提高,发挥个人工作潜能,加强内部团结,改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绩效管理能达到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双方共赢的目的。但是绩效管理并不是万能的,他只是一个管理手段,不能奢望靠这个手段达到组织各项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实施绩效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理念再造。坚持以人为本,绩效为先,目标为导向的原则,突出管理过程,明确核心目标,实行全员参与,重视考核评价,准确运用结果。

  二是创新发展。审计机关开展绩效管理应顺势而为,随着职能和工作特点的变化而随之变化,不能一个模式,一成不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制定新措施,使绩效管理适应各项改革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三是整体联动。审计机关开展绩效管理既是顺应审计机关人财物统管的外部要求,也是在新形势下内部发展工作的需要。但目前,政府各级部门都没有制定规范的绩效管理办法,业务主管部门也没有统一的明确的绩效管理模式,各地的绩效管理也是五花八门,这样不利于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管理。只有上下联动、左右并进,才能使绩效管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崔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