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座“洗肺”城市榜公布张家口上榜 蓝天白云是干出来的
“张家口的天,是蓝蓝的天,白云朵朵不新鲜。张家口的空气那叫个爽啊,吸一口保你醉一年……”2014年,这首名叫《张家口人敢卖天》的歌曲在网络上广泛传唱。去年10月,全国“16座‘洗肺’城市”榜单由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张家口市成为河北唯一入选城市。
据张家口市环保局消息:201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同比增加30天,达标率86.3%;PM2.5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4.91,同比下降29%,继续在长江以北37个监测城市中保持最好水平。
一问:蓝天白云是大风刮出来的吗?
近日,天涯论坛出现一个帖子,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一位北京网友表示:自打去年“十一”跑了趟张北,看到那儿的蓝天白云,就想移民张家口,天天呼吸新鲜空气。也有网友认为,张家口的空气质量好要归结于大风刮。
蓝天白云真是大风刮来的吗?
“相对于京津冀其他城市来讲,张家口的风确实多一些。但为啥过去风刮的都是沙尘暴,严重时遮天蔽日,现在几乎见不到了?”张家口市环保局副局长王凯反问。
“在环保上张家口是个特殊地区。”王凯介绍,“西北风吹向北京,河流也主要流向北京。过去空气质量不好,沙尘暴频繁光顾。一是由于工业结构不合理,钢铁、水泥、小火电等重工业比重较大。二是2007年前集中供热率为零、污水处理率为零,满城尽是小烟囱。三是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差。2003年至2005年,张家口连续三年在国家城考中被列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前十名。”
“过去亲戚朋友来张家口,一进宣化就见到‘三条龙’:炼钢炉启炉时烟囱冒出的‘黑龙’、炼钢时的‘红龙’、出钢时腾起的烟雾‘黄龙’。”在张家口生活多年的居民邱大爷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
“张家口的空气质量在‘十五’初期是非常糟糕的。2003年,大气中每立方米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142毫克,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空气质量劣三级。”张家口市环保局大气办副主任张晓涛说。
“气象条件固然有助于污染物扩散,但不是空气质量改善的决定性因素。”张晓涛说,假设市区近千根黑烟囱得不到拔除、没有大力实施污染减排工程,清水河、洋河流域得不到治理,污染企业没有搬迁,周边不搞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荒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即使刮再大的风,也刮不出这么多的蓝天白云来!”
“经过治理,2007年张家口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2009年达到二级标准,去年的好天更是达到了315个。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张家口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与魄力,连续10多年持续发力,治污摘帽、转型升级,真抓实干干出来的。”张晓涛说。
二问:蓝天白云是怎样干出来的?
2015年新年的第一个早晨,家住张家口卷烟厂小区的李大妈像往常一样,来到清水河边的小公园跳舞健身。“过去这里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李大妈说,清水河一度成为张家口市民的“伤心河”。
近年来,张家口市累计投入40多亿元进行清水河综合治理,到目前已建成近250万平方米生态水面、80多万平方米生态型滨河绿地、20多个主题游园,清水河变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张家口的蓝天白云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市上下真抓实干干出来的。”市委书记邢国辉上任伊始,对市直部门调研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市环保局。
“张家口作为首都北京的上风上水区,一定要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讲政治、顾大局,作为事关老百姓福祉和张家口绿色崛起的生命线工程持续抓紧抓好。”邢国辉明确要求,强力推进奥运经济、园区经济、生态经济和县域经济“四型经济”建设,加快张家口绿色崛起进程。
市长侯亮深夜带队明察暗访,约谈相关县区和部门领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出一系列环境治理的“组合拳”——
自我加压,强力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程。在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十条”、“省50条”基础上,结合实际,又增加了10条,标准更为严格。2014年省政府下达张家口市“四个行业”污染治理工程共41项,该市结合实际,自主加压又安排72项治理项目。到2014年底,已完成103项。
加大集中供热建设,改善市区大气质量。张家口市集中供热在全省起步最晚,但建设速度很快。到目前,中心城区实现大型集中供热面积2708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到81%。2014年,仅中心城区就拆除锅炉186台,新增大型集中供热面积336万平方米,有效降低了燃煤污染物排放。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和利剑斩污行动。全市共取缔煤炭经营企业812家,关闭整顿矿山84家,淘汰燃煤锅炉394台,淘汰黄标车3万辆;建成洁净型煤生产配送中心6家,洁净型煤供应能力122万吨;出租车油改气1736辆,197辆新能源公交车已经上路运行。2014年,全市共削减二氧化硫7688吨、氮氧化物18280吨,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增加城乡绿量。2014年4月9日,张家口市第31个植树日,市四大班子领导、驻军官兵及干部群众2600余人,在万全县卧龙山挥锹植树1.5万余株,掀起了全市植树造林的新高潮。资料显示:2014年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总投资达15.93亿元,完成各项绿化工程131.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张家口继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又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首批空气负离子监测试点市,成为我省首个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设区市。
关停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对市区16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全部关闭或搬迁了高速公路两侧的小水泥、小高炉。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26万吨,粗钢产能389万吨,小火电29.3万千瓦,水泥产能278.6万吨。累计完成万元GDP能耗降低率18.22%,完成“十二五”总任务量的95.89%。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新上项目以“绿”为主。与上海张江合作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44个,其中20个开工建设或投产。同时,加快发展园区经济,中瑞中小企业产业园、张江张家口高科技产业园挂牌,怀来航天产业园、张北云计算产业园等园区开工建设。到目前,全市各类园区入驻企业达到872家,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
加大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到2014年底,全市风电装机656.7万千瓦,并网614.6万千瓦,装机比2013年底新增60.1万千瓦,并网新增68.65万千瓦;光伏装机和并网均为32.3万千瓦,新增装机和并网为18.3万千瓦。风电和光伏的开发与利用位于全国前列。
三问:如何确保蓝天白云成为新常态?
“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冬奥的有利契机,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像拧螺丝一样越拧越紧,加大环境执法和节能减排力度,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都要达到‘近零排放’标准,确保空气质量在环保部监测的长江以北37个城市中始终保持最好水平。”在日前举行的张家口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邢国辉说。
科学发展,造福百姓,正在成为张家口市各级干部遵循的政绩观。该市制定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将环境容量作为产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控减污染,构建起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实行大气污染防治“一票否决”。对县区领导班子考核共有23项内容,单位GDP能耗及降低率等能够体现绿色发展水平的指标占了近一半,其中连续三年考核未完成目标的县区,按照有关规定对当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调整职务或降免职。
强化监管,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截至目前,全市20个县区、233个乡镇、4438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三级环境监管网格体系。18个县区完成空气6项污染物自动监测站建设,实现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全覆盖。
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标准的一律不审批;凡是不符合“三同时”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准竣工验收;在建项目环保设施不达标的,一律不得投产。仅2014年就有20多个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项目被拒之门外。
严格执行新建燃煤锅炉审批规定。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加强煤质管理,全市范围内限制销售和使用硫份高于1%、灰份高于16%的煤炭。2015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PM2.5、PM10等污染物的来源构成解析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增加大气污染治理科技支撑。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高振发、王雪威 通讯员刘永刚、张文华
编辑: 石家庄新闻网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