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响未来城市之门--河北雄安新区设立百日纪实
新华社雄安7月9日电 题:叩响未来城市之门——河北雄安新区设立百日纪实
新华社记者
7月6日8时8分,首趟从北京南站奔向河北雄安新区的动车缓缓驶出——
随着铁路部门首次开通两对动车,雄安新区与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之间往来将更加方便快捷,乘客约80分钟即可从北京抵达白洋淀车站。
雄安新区,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已和人们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
从宣布设立新区的4月1日到7月9日这100天里,虽然一砖一瓦尚未搭建,但在这片热土上,繁重的工作正在齐头并进:规划正紧锣密鼓编制,地上地下雄安的“摸底”工作加紧进行,管控房地产严抓不懈,整治生态环保铁腕攻坚……
百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方凝智聚力、不舍昼夜谋划雄安新区发展蓝图,为新区规划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雄安,这座未来城市之门,正在叩响,静待开启……
系好第一颗扣子——稳扎稳打,新区工作重点已由最初做好房地产等管控向聚焦新区发展规划和解决百姓切身利益问题上转移
7月1日下午,在北京车公庄附近的一座宾馆内,一场有国家发展改革委、雄安新区管委会等多个部门参加的关于雄安新区规划设计的会议正在召开——百日来,像这样高规格的规划会议不知开了多少次。
先谋后动,规划引领。
实施千年大计、办好国家大事,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确保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记者从雄安新区管委会了解到,按照中央要求和新区规划建设需要编制的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四大规划及若干专项规划、专题研究组成的“1+N”规划体系,正在紧锣密鼓编制之中。
如今,新区四大规划编制已取得明显进展,并组织了两次规划专家评议会,正抓紧按评议意见和建议进行完善。各专题专项规划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46个专题专项规划研究已完成阶段性初步成果,并与新区总体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分批进行了多次对接,已对13个专项规划和课题进行了评估。
6月26日,雄安新区发布“新区启动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建议书征询”公告,旨在吸引全球有专长的设计机构献计献策。很多世界名城以及我国深圳、浦东的开发开放都采取了这种形式。到7月3日报名截止,已有279家国内外机构报名参加,此后将从中遴选出12家左右的团队,参与下一阶段工作。
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如果新区规划不下足功夫,就会留下历史遗憾,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防止急于求成。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规划出台尚有一段时间,但这将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高起点高水平的世界级规划。
一边是规划工作精益求精、反复论证;一边是群众工作保障周全、深入推进——
七月雄安,骄阳似火。
广袤平原上小麦已经收割完毕,玉米苗破地而出,铺成了一尺多高的“绿地毯”。
安新县大王镇北六村村民袁二子正在地里为玉米间苗。播种玉米时,袁二子也很犹豫,担心等不到秋收那天,村干部告诉他说该种就种,如果搬迁政府会提前通知的,有损失也会补偿,这句话给他吃了定心丸。
百日来,“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理念在雄安新区已是深入人心。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上,一切在悄然发生变化,蓄势待发。
管控关系新区建设大局。只有管得住、控得好,才能开好局。
“多盖房子不多得利,少盖房子不少得利。”在有力有效的管控下,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经受住了炒房、落户、炒车等多重考验,既实现了空间形态的不变,也保持了户籍上的稳定。记者走访容城、安新、雄县看到,这里的楼盘依然静悄悄,严控依旧;私搭乱建、抢栽抢种行为销声匿迹。当地居民表示,新区成立3个多月来,物价平稳,大家的生活没受什么影响。
雄安新区起步阶段,任务千头万绪,群众工作是重中之重。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做好雄安新区群众工作,稳扎稳打系好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第一颗扣子。
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6月底在雄安新区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指出,当地政府的工作重点已由最初的防止炒作新区楼市,向聚焦新区发展规划和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等问题上转移。
设立雄安新区消息发布后,当地百姓从最初的兴奋已趋于平静,也有一些人心情急迫,盼望早点动起来。群众对搬迁、安置、就业等政策的关注更为集中,有不少现实问题要解决。
由于新区规划尚未出台,启动征迁安置条件还不具备,要保障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容城县委书记商少璞表示,面对较长时间管控中的新形势、新问题,尤须做好群众工作,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稳定预期。
当前,新区正在集中开展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零的“三项行动”,进一步凝聚人心,提升信心,确保新区规划建设打牢群众基础。
“全村1人户有164户,2人户有302户……合计1076户、3068人。”在容城县白塔村,驻村工作组向记者提供了包括户籍、房屋、土地、停工户、纠纷排查等在内的一系列调查登记表,内容十分细致。
目前,雄安三县每个村庄都下派了驻村工作组,上千名干部到村庄一线,和村民同吃同住,听取民声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一顶草帽头上戴,帮助农户收小麦;干农活,走遍田间地头……”行走在雄安大地上,暖心“草帽哥”的故事处处可闻。
容城县小里镇师庄村,王振德去年突患重病,一直卧床,妻子身有残疾,家庭非常困难。容城县教育局驻师庄村帮扶工作组了解到有关情况后,主动开展帮扶。短短两天时间,不仅为老人送上丰收的粮款,还播下了秋收的种子。
夏季多雨,针对房屋待建停工群众中的刚需户、困难户,雄安三县落实了帮扶措施,通过临时修缮、转移安置、出资帮扶等方式,全力解决群众住房问题。
“经过排查,雄县全县农民自建房815户,其中刚需户约700户。实在没有房子的,政府出钱租房,甚至把村委会房子腾出来。如今,陈台村村委会办公室里,就有一家三口入住。”雄县县委书记万树军说。
据新区管委会介绍,征迁安置政策也正在进行顶层设计,相关养老保障方案、医疗保险制度等也在深入研究论证,加强教育、社保、医疗等工作,“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勇于担当使命——积极作为,强化产业、培训、环保等各项基础工作力度,努力在历史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
雄安一出天下名。
最能感受到新区变化的是白洋淀旅游业。白洋淀上“摆脚人”赵小三说,现在还不到淀区旅游高峰期,但他已从早忙到晚了,“生意好得不得了”。
安新县旅游局副局长张克信说,今年白洋淀的旅游旺季提前了近一个月。五一、端午小假期里,瞬时游客人数达到1.2万,景区不得不发布预警,这是景区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状况。
为应对人流量增多的变化,容城高速路出口也由原来的三进四出,改为四进七出的十一车道,目前已经投入运营。
游客是慕名而来,而着眼规划建设、谋划长远发展的产业也未雨绸缪,展开布局。
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绝非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创新驱动将是雄安新区发展基点,吸引高端高新技术企业集聚。
雄安新区将以发展新经济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引擎,以创新发展高精尖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成为辐射周边、引领河北的创新发展高地。
——瞄准前沿,超前布局。重点布局具有跨界融合、创新活跃、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特征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融合产业;
——面向北京,整合资源。坚持中央企业引领和民营高科技企业进驻相结合,重点引进具有较高附加价值、较强竞争主导权的高精尖产业集群;
——市场主导,创新驱动。着力营造有利于前沿信息技术、生物健康、国防科技等重点产业集群和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
本地企业也在瞄准未来方向,捕捉商机。
“我来自雄安新区雄县”,在贵州省6月份举办的一场高端文化论坛上,河北帅康座椅有限公司董事长昝贺伏发言时,首先以这句话自报家门。他已将旧名片换成了新名片,多了4个字:雄安新区。
雄安三县,历史上形成了雄县塑包、容城服装、安新制鞋等各具特色、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传统特色小产业集群。当地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加大淘汰低端产业力度。雄县有1万多家中小微企业,目前已取缔“散乱污”企业3400多家。
位于容城的河北津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西装120万套(件)、销售额超亿元。津海公司总经理薛新建表示,将密切跟踪新区产业规划调整企业航向。“如果能留下,我们将马上动手改造生产线,向智能化转型。即使加工环节需要外迁,也争取把研发设计、销售展示等环节留在新区。”
培训,是雄安当地“农民变市民”、从事新职业的基础工作。
培训当地群众学习技能,将来可以投身到新区建设之中,既能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又能保证长远就业。
6月26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组织就业培训暨劳务用工对接会,75家中央和地方企业开展劳务用工对接协作活动,向新区工人提供6.86万个就业岗位。雄安三县也积极组织培训班和招聘会,为当地群众和企业牵线搭桥。
新区提出,今年底前将组织1万名人员进行就业、创业培训。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新区规划建设的关键环节,也需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
当前,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加快进行,实施淀区水生态环境全面普查,并提出白洋淀流域八条河的综合治理方案和淀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方案,开展重点工程的前期调研、钻探、采样工作,这为加快规划编制进度和规划重点工程落地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洋淀补水工作在持续进行。截至6月29日,上游水库已为白洋淀补水5347万立方米。到7月10日,总计将补水近6000万立方米,远超此前计划。
在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白洋淀及其外延联通水系等重点区域也强化环保整治,大力削减入河入淀污染负荷。按照统计,目前已经完成202个纳污坑塘检测,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5.5万立方米。
安新县委书记杨宝昌说,今年下半年,安新继续突出重点领域整治,做好唐河污水库黑臭水体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等重点工作,做好白洋淀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打造创新高地——改革突破,构建新区发展新模式,夯实千秋之城根基
容城县奥威路100号,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所在地。一场体制机制的自我创新正在这里悄然进行——
4月1日,雄安新区临时党委和筹备工作委员会即进驻雄安。6月,经中央编委批准,中央编办批复同意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管理机构。河北组建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为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新区管委会,同时接受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
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新区将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科学设置管理机构,除管理层外的其他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激发新区发展活力,努力把新区打造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目前,新区瞄准改革发展目标,围绕建设管理核心任务,综合设置7个内设机构:
——设置党政办公室,实行一个部门管协调;
——设置党群工作部,实行一个部门管党务、管人事、管群众工作;
——设置改革发展局,实行一个部门管经济;
——设置规划建设局,实行一个部门管规划建设;
——设置公共服务局,实行一个部门管社会事务、政务服务;
——设置综合执法局,实行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管执法;
——设置安全监管局,实行一个部门管安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雄安新区更要开创城市发展的崭新模式。
新区之新,要义是创新,关键在改革。雄安新区将着力在发展理念、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上有全新转变,以深化改革破题开路,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以优质公共服务聚集要素。
探索创新,着眼长远。新区将高标准构建新区政策体系,在土地、住房、财税、投融资、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实施综合改革、集成创新。
科技创新方面——
新区将构建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打造全球创新辐射引领高端平台。鼓励国内科研机构、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积极推进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落户雄安。吸引国际科技组织等入驻雄安,构建创新开放特区等。
吸引人才方面——
制定特殊人才政策,在引进、使用、管理等方面打破常规,广泛推行聘任制,科学设计薪酬制度,建立创新成果市场化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到新区创新创业。试点探索完善外国人在华管理有关规定,提供工作许可、签证、居留和生活政策等便利。
公共配套服务方面——
按照新区功能定位和人口需求,制定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与北京市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引入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资源,建设优质公共设施。鼓励环京津周边市县在公共服务改革方面率先突破,尽快缩小与京津的梯度差,补齐社会事业发展短板。
新区建设,将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新区还将要采取一些创新的办法、市场的手段,把房价地价降下来,把公共服务水平搞上去,吸引高端人才到新区发展。
百日来,中央各部委、京津冀各方、教育医疗等机构,纷纷到雄安进行对接,共谋发展的千年大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编制中提出,共同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天津表示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需要付出什么都坚决落实;国家规划、建设、国土、金融等方面已在全方位行动起来……
探索创新,既体现在“无形”的体制机制上,也体现在“有形”的城市建设中。
雄县县城内,有一段宋名将杨六郎——杨延昭修的地下战道。雄县有多处古战道,战道内构造精妙,处处彰显古人智慧。
如今,雄安新区也将开启一场浩大地下工程的智慧建设,这里将形成“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生产”的城市建设新模式。
安新县大王镇,雄安新区的核心地块。地质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施工,他们将调查地下深达万米范围内的地质结构和地质参数,建立不同空间尺度四维地质模型,打造“透明雄安”基础平台。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说,新区建设的一大亮点,是要建设21世纪的地下管廊式基础设施,把城市交通、水、电、煤气供应、灾害防护系统,都放到地下去,把地面让给绿化、让给行人。
雄安,也是一座传承家国文明的文化之城。
雄安大地,历史源远流长。雄县古乐、圈头村音乐会、鹰爪翻子拳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的白洋淀苇编、纸花等民间艺术……汇成雄安特有的文化气质。如今,多支文物调查队正在开展全面的文物调查工作,新区也召开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座谈会进行专题研讨。
笙管悠悠,铙钹铿锵,在安新县圈头乡东街村,“圈头村音乐会”的排练正如火如荼。正上小学三年级11岁的张顶,也是学习者。他认真地对记者说:“老师讲,以后雄安新区都是文化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当不了雄安人。”
朴素愿望,就此种下;百姓心愿,已然出发。
100天,只争朝夕。从春天到盛夏,从现在到未来——雄安,这座承载梦想的未来之城,前景光明,令人可期。(记者张旭东、王敏、李俊义、王希、曹国厂)
来源:新华社2017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