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遏制行政处罚的随意性
2014年6月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工商局惠安堡工商所接到陈女士举报,怀疑自己购买的一袋立白洗衣粉是假冒商品。惠安堡工商所立即组织人员对陈女士购买洗衣粉的商铺进行了检查,并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顺藤摸瓜,查获了一辆流动批发立白系列洗衣粉的厢式货车。经联系生产厂家进行技术鉴定,厢式货车里的商品为假冒立白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当事人非法经营额为1828元。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依据《商标法》第六十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在研究此案时,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应当予以处罚大家都没有异议;但在行政处罚裁量权的适用上出现了分歧,大家展开了激烈讨论。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工商部门作出处罚决定: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洗涤用品;罚款5000元。当事人没有提出异议。
从该案件可以看出,现有的法律、法规,执法人员可掌控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也只规定了从重、从轻、减轻的几种情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办案人员对案件的理解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势必造成不同办案机关对同一种违法行为处罚结果完全不同的现象。对此,本人认为,应坚决遏制行政处罚中的随意性,增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创新执法监督机制,以有效的制度建设控制自由裁量权的空间,从行政机关内部加强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约束、控制。
端正执法观念,提高执法主体素质。工商干部是执法主体,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执行者,在行政处罚中处于主动地位,提高工商干部的素质,是防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关键。在日常执法中,工商干部要注重提升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端正执法观念,树立法制思维,学会准确把握“合法”与“适当”的关系,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要遵循公开、合法、公正原则,努力做到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袒、不歧视,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必要、恰当,杜绝处罚幅度畸高畸低,出现“公报私仇”或“有意偏袒”等现象。
加强执法监督,创新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案件核审制度和领导审批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网络体系。探索建立主办案件责任人奖惩制、执法岗位考核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强化案件承办人的责任,使内部执法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案件指导,完善行政处罚程序。采用实施执法实务指导、编辑指导案例、法规规则细化指导等,加强案件跟踪指导,提高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效能;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程序,明确制定行政处罚幅度、倍数、百分比和金额多少等标准,对法律不严密的地方尽快修改,便于办案机构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把握。目前工商执法在程序上的依据主要是《行政处罚法》和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但也有不严密之处,如公开性和听证制度的规定不完善,内设部门在办案、核审、处罚的职能规定上不明确等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合理运用能促进公平和效率,维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权威,如果不当使用,既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益,也使工商部门的形象受到损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既依赖于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更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工商局 李月新
来源: 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