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基建投资发力 成稳增长政策重点
加大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成为多地稳增长政策重点,稳定工业增长、加大对工业支持是部分工业大省祭出的重要举措之一。专家指出,与上一轮扩大投资支出相比,此次地方财政更希望发挥资金的放大作用,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相关产业。
财政支出提速
年初以来,高层多次表态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以结构改革推动结构调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近期,加快铁路建设、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在基础设施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多项政策陆续推出。
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黄民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在经济增长中投资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很多领域都需要投资。对投资人而言,在很多领域有巨大的投资机会。“从目前来看,投资增长应该说还在预期范围之内,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也在预期范围之内。”黄民表示,现在考虑的问题是怎样让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更多投入到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更大作用、更大影响的领域。一方面是未来需要,另一方面对当前稳增长会有直接和关键性的作用。
加大投资离不开财政支持。财政部5月底发出通知,要求更好发挥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振经济。预算资金必须在6月30日前分配下达到各地区、各部门。受此影响,5月全国财政支出增速较去年同期翻倍,达到24.6%,全月共支出近1.28万亿元,与今年前四月支出速度相比增幅明显。
投资重在基建
今年以来,随着能源价格的下行,能源大省黑龙江经济形势颇为严峻。一季度黑龙江GDP增长4.1%,增速不足该省年度目标8.5%的一半。黑龙江省6月23日公布了65项促进稳增长的措施,计划投资超过3000亿元。这3000亿元投资涵盖了深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确保农业稳定增长等8个方面,但仅基础设施建设一项就超过2300亿元。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赵德海表示,65条措施将重点放到了今明两年的稳增长上,尤其是在促进投资的同时,还重点提及促进“工业止滑”的问题。比如,黑龙江的稳增长措施中要求,采取减负担、化债务等措施,支持龙煤集团解决实际困难。
专家指出,和上一轮4万亿投资相比,此次地方政府希望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四两拨千斤”,撬动社会资金投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逢贤表示,地方的稳增长措施主要体现在财政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以及居民消费总额的提高和进出口顺差的增加。例如,广东省于5月底出台了《关于财政支持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并提出,2014年广东省财政将安排资金647余亿元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并为企业减负约380亿元,合计逾千亿元用于支持稳定经济增长。
陕西省发改委近日表示,要继续加强投资运行监测分析,坚持不懈做好项目谋划,千方百计促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度,多措并举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全力以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继续强化项目督促检查等重点工作。
地方稳增长措施的另一重点是加大对工业的支持。山西省经信委近日出台的《2014年稳增长保运行实施方案》确定了12项任务,力争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的目标。贵州省在《关于促投资稳增长的六条措施》中提出,力争全年完成铁路投资330亿元,比年初的目标增加20亿元。确保2014年国家补助贵州城镇保障性住房及配套基础设施资金比2013年净增35亿元以上。确保完成全年新增中央补助资金200亿元的目标。积极争取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136万套左右、资金800亿元左右。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