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好的年华里遇到更好的自己
敬一丹 1955年生于哈尔滨。1986在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入职中央电视台,在央视工作了27年之久。她曾担任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指导。先后主持《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名牌栏目。
■本报记者 刘迪
7月25日,市新华书店内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欢迎敬大姐”“石家庄是你的老朋友啦”等横幅,彰显着石家庄人的热情。和她的新书《我遇到你》一样,省会读者在这个炎炎夏日遇到了她——敬一丹。一袭黑白色格子连衣裙,低调而富气质;一头齐耳短发,利落又不失温婉。同观众在《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等栏目中看到的一样,她眼眸里依旧透露着探索和睿智,而在现实生活中,又多了一分幽默和平易近人。
今年4月,60岁的敬一丹从央视退休,5月份推出其最新文集《我遇到你》,全面回顾自己在央视奋斗、工作近30年的经历、感受和思考,其中包括央视“焦点访谈”“感动中国”“一丹话题”等见证百姓共同关心的重大事件的历程。本期“庄里大家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她,带广大读者共同走近敬一丹。
忆缘分
石家庄是职业生涯启蒙地
“如果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从实习开始算,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最初的实习是在咱们石家庄。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实习,对于我后来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敬一丹莞尔一笑:“我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个夏天,石家庄就像是个火炉。”
那是20世纪80年代,来河北实习的她有两个愿望:看看当时河北省最先进的工业和最落后的农村。她去了河北省一个偏远的国家级贫困县,几十年过去了,当时一个村干部的话仍然让她记忆犹新:“如果不是今年旱灾,我们根本活不下去。”——因为在那里贫困是常态,如果没有灾,就享受不到政府的援助。再回忆起那段经历,敬一丹依旧充满深情:“当时的我接触到了这样一种国情,作为一个在校学生,我感受到将来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责任。”
在谈到对石家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时,除了赵州桥、西柏坡等石家庄“名片”外,她特地提到了赞皇和井陉:“1996年,石家庄发生洪涝灾害,《焦点访谈》做了一期《燕赵面对洪水》的节目,我来到这两个地方采访,通过那次采访,我对这里的人民有了更深的了解,觉得咱们老乡可敬又可爱。”
谈职业
媒体人要经得住岁月考验
谈到自己的职业,敬一丹严肃地说:“作为媒体人,我对自己的职业要求就是,不能为昨天自己说过的话而脸红,我说的话做的事要经得住岁月的考验。”
1996年,《焦点访谈》栏目组力邀敬一丹加盟,她的事业开启了新的征程。当时,《焦点访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这里。“栏目组每天都能收到很多来信,很多信里称栏目组为‘青天’,大多落款为‘托付你的人’、‘信任你的人’。”
这些信多半来自偏远地区,无一例外暴露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腐败、环境污染、贫困、教育等。这让敬一丹有一种难以承受的沉重感,她说:“我想把这些声音传播出去,不想辜负了这些发音人的期待。”正是出于对他们的尊重,敬一丹把150多封信的内容综合整理,在1998年出版了《声音》这本书。那段时间,日复一日的沉重,让她总是紧皱眉头,她笑着说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一次,一位观众见到她,竟然兴奋地说:“原来你也会笑啊!”
敬一丹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社会,能够听到不同声音,才是一种健康的生态。媒体人不仅要去倾听底层人的声音,而且更要去传播。”在问及职业生涯中她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时,她沉思片刻,坚定地说:“那就是去放大弱者的声音,这是对声音的尊重,也是对公平的追求,这不仅是职业的自觉更是责任。”
聊退休
不是退休 是遇到更好的自己
2013年冬,敬一丹去了南极。处在浩渺时空中,她想:“再过一轮春夏秋冬,又一个春天到来时,我的生活就要告别一种状态了。退休,在不远的前面等着我。”
“原来别人跟我打招呼,会说‘你们昨天播出的焦点访谈如何?’过了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人说‘我是看着你的《焦点访谈》长大的’。”敬一丹轻松一笑:“你知道,现在大家都怎么给我打招呼吗?年轻人会说‘敬老师,跟您合张影吧,我姥爷特别喜欢您!’”
“其实,我真没意识到自己四十岁和六十岁有什么区别,告别过去,意味着有了更多的可能。”敬一丹不喜欢“休”这个字,她觉得这个字是残忍的,不如把她理解成一种转换:她努力“拥抱”新媒体,发微博、开公众号,思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出任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公益事业。
“如果不是我遇到了《东方时空》,遇到《焦点访谈》,甚至更早的时刻,成为林场广播员,上广播学院读书,遇到那些人、这些事,我就不是今天的我。生命里的每一次偶然,它都是沿着一个方向在走。”敬一丹说,自己喜欢“遇”这个字。
在敬一丹眼中,她的职业生涯就是最好的年华,留下很多东西值得她回味。在忙碌中,她总是遇到陌生和新鲜,一路上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构成了经历,写满了年轮。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