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光城”里播下“金稞”

06.03.2015  15:52

  “针对产业化工艺开发,即使在我们的技术人员已在内地完成了中试研究,但是到了拉萨,我们依然重复中试研究。比如从50升罐到500升罐的实验,直至摸索出适合高原的中试技术条件后,我们才进行下一步产业化转化。”西藏金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稞集团)副总工程师、高原生物制造工程技术创新团队技术骨干张春颖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西藏海拔高,缺氧又高寒的自然环境难以令内陆人产生去那里创业的念头。可就是高原极端环境却极有利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我们充分利用西藏低氧、不易染菌、水质较好的自然资源,使得以较低成本在西藏规模化发展生物产业一步步成为可能。”张春颖充满信心地说。

  十年磨一剑。从最初西藏自治区的第一家生物企业到如今成功入选科技部“2013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成为西藏自治区唯一入选“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高原生物制造工程技术创新团队,金稞集团迈出的步伐愈发扎实。

  雪域高原上的第一家

  “自从我第一次来到‘日光城’拉萨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她的魅力所征服——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神奇的藏医药文化……”张春颖谈起十年前初到拉萨的震撼,至今依然充满敬意。

  那一年,她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一名科研院所的一线工作者。这位北京女孩有着令人艳羡工作环境和收入,却在博士毕业后选择到条件艰苦的西藏参与创业。

  “最让我感触的是,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的智慧结晶——科技成果,大多数被束之高阁,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有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张春颖坚定了到企业中去的念头。

  和张春颖同一个团队的20余人都有着共同的梦想:发挥专业优势完成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

  西藏的特殊自然条件孕育了大量具有生物特殊性的动植物资源,但是与内地资源相比,西藏地区又面临资源量稀少、产业发展的空间较小的现状。

  于是,张春颖带领技术团队找到当地专家,到西藏日喀则、林芝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区域特有的自然资源情况以及技术团队的优势,决定以西藏的马铃薯粉等作为发酵工程中所必需的培养基中的部分原料。

  “我们是第一家落地西藏的并具有真正意义上和一定规模的生物制造企业。”在张春颖的带领下,技术团队追逐生物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前沿,通过产学研合作,围绕高原极端环境下生物工程技术中的工程菌构建、高密度发酵、培养基优化、分离、纯化等的关键技术问题,搭建了集实验室技术集成、中试工程化放大、产业化技术开发为一体的面向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平台。

  目前,该技术团队已完成羧肽酶B、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等在高原条件下的工程化技术开发,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打破工程化瓶颈和海外巨头的垄断,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转化。

  “一路走来,技术团队脱了无数次‘皮’,历尽艰难。”张春颖却笑了起来,“如果再次面临选择,我依然会选择到拉萨来创业。

  特殊环境中蹒跚学步

  生物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西藏的第二产业尚欠发达,金稞集团做的恰恰是第二产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技术成果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确遇到不少技术困难。”张春颖说。

  因为环境特殊,在高原培养微生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春颖说,拉萨基地试生产的第一个产品达托霉素就以失败而告终。

  “在高原进行生物制造,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张春颖说,判断成果最主要的是菌种的生长情况以及产品的提取率,如果指标达到内地的70%及以上就算是成功了,经过多次对比试验,达托霉素的提取率只达到了内地指标的30%,最后只好放弃生产。

  再比如例如厂房设计。因为是第一家生物制造企业,金稞集团在西藏当地无法找到可借鉴的生物制造企业的产业化建设经验,只能请内地设计院完成厂房设计。

  但是,内地设计院对西藏特殊气候情况了解并不多,如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特点。于是,张春颖和团队邀请多位生物产业一线、建筑专业等专家,为厂房设计出谋划策。

  对于设备选择购置,内地生物发酵工程设备厂家都没有赴藏安装规模化发酵设备的经验,对在西藏进行发酵生产设备的参数设计也是零经验值。团队技术人员和设备厂家通过多次在西藏试车,逐步确定并完善符合西藏条件的设备参数。

  2013年,金稞集团拉萨生产基地落成,并开始进行试生产,成为西藏首家落地的高原生物制造产业化基地。

  该基地生产大肠杆菌重组活性羧肽酶B、酵母高密度发酵谷胱甘肽和S-腺苷蛋氨酸。张春颖介绍道:“这3种产品都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国内外医药行业需求量非常高。”目前,其产品已被山东鲁北药业等国内一些医药厂家试用。

  “候鸟”留人发挥才干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古人自我修养的一种途径,张春颖认为,这也是现代专业技术人员自我修炼的一种途径。

  目前在西藏发展较好的企业中,其管理或技术骨干人员基本都有内地技术较为先进的大城市的背景,例如北京、成都和广州等。正是这种在人才和技术上的落差,使得西藏迫切地需要内地先进的现代技术和人才落地。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才并留住人才,是该团队遇到另一大难题。

  绝大多数当地人不太愿意从事产业技术工作,而绝大多数内地专业技术人员又难以忍受高原反应,不情愿赴藏进行科研。“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自己有坚定的决心,绝不能有任何动摇。”张春颖说。

  接下来就是要千方百计地留住人,“结合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采用候鸟式的方式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

  所谓“候鸟式”,即充分考虑西藏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要求,目前金稞集团对骨干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一种人才流动方式:一年12个月中,专业技术人才一般需要8~10个月的时间在西藏从事技术的中试研究和产业化转化,之余的时间则可以在内地从事小试技术研发工作。

  从技术团队开始创立时,他们就在全国寻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始,绝大多数人员面对西藏环境艰苦、离家较远等表示不愿常年在西藏工作。“多次磨合不断努力下,候鸟式的留人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技术团队的高端人才和骨干力量。

  现在,该创新团队已建成了支撑科研和产业化的上万平米的科研楼和厂房车间,去年已经投产。“正是在我们团队的创新技术的驱动下,西藏第一家从事生物制造产业的企业已在拉萨市开花结果。”张春颖认为创业之路上还有更高目标,“我们向国内外的大企业看齐,今后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5-02-17第8版 产业)记者 杨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