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实现崛起
□记者 郑世繁 通讯员 朱国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潮中,作为张家口市老工业区、大工业区的桥东区,率先启动了重塑区域发展新模式:工业外迁,腾笼换鸟,把目光锁定在建设高新科技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和全民创业孵化园上,赢得了主动。
短短两年时间,桥东区创造了一个奇迹:“创坝”园区成为上海张江园区唯一的域外分园,累计签约引进总投资900亿元的国网节能、法国MND集团、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等164个重大项目,成为张家口市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的最佳平台,并获批省级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成为全省首家“环首都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张家口桥东区也顶住了工业外迁的影响,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2.6亿元,年均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0.9亿元,年均增长1.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0780元、13336元,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2.3%。在全省170多个县区综合竞争力评比中名列第七。如此成就,因何而有?
搬迁工业腾笼换鸟建“创坝”
2014年,桥东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8亿元,工业一度占据桥东区GDP的60%,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0%以上。从2015年开始盛华、煤机等22家企业陆续迁出,使工业结构受到了很大影响,工业支撑作用削弱。
“面对困境,我们主动求变,提出了‘补位提升二产’的战略,举全区之力规划建设了‘一区五园’。”桥东区委书记王建军说,“一区,是张家口空港经济开发区,五园包括上海张江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创坝园区)、高科技产业孵化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全民创业孵化园,打造‘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长链条、循环式、全体系项目成长平台。特别是创坝园区,是集研发、实验、展示、总部于一体的高科技、综合性、现代化产业综合体。”
建设园区的资金和园区建设起来后的招商是发展的瓶颈。
桥东区领导班子决定借鉴国际通行的PPP模式,区政府与河北国控联合成立了北方硅谷科技有限公司,政府占股10%,国控控股90%。由公司主导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运营。政府以极少的财政投入,通过股份合作和股权投资的形式破解园区建设和项目发展的资金瓶颈,同时,也构建起“基金—项目—资本市场—基金”循环闭合式产业链,实现了资本与项目、科技的有效对接。
仅仅一年时间,一个占地面积24.5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完成了详细规划。仅仅开发两年,创坝园区一期工程就完成投资11.5亿元,建设了占地150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集研发生产、综合服务、专家公寓等共21栋楼的工程。二期规划占地3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今年开工建设。
据河北国控北方硅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介绍,创坝园区是桥东区与河北国控、上海张江园区管委会及上海久有基金公司联合打造的,该园区从规划、建设到后期的运营和管理,完全是按照国际化第四代新型产业园区的模式来操作,致力于打造智慧园区和零碳园区,成为张家口市面向世界的窗口。
基金撬动打造高科新城补位工业
桥东区把创坝园区作为引擎,把高科技产业项目作为最大引爆点,决定采取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方式,通过股权投资、股份合作的基金运作模式提供资金保障。让基金公司严格按照市场化的需求进行招商引资,通过多方牵线搭桥,桥东区政府与上海张江、河北国控、江苏广和、上海久有等公司结成了以基金为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由区政府投入引导资金2亿元,以此撬动了总规模达30亿元的产业基金,再由基金公司来选择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到此进行置业创业。
上海久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蔡培德说:“这一市场化招商模式使地方资源和市场资源做到了有机结合,基金公司利用独到的市场视角和信息优势开展招商活动,有效克服了地方政府对招商企业不了解、招商信息不足的问题。”
正是采用这种基金紧贴市场的优势,他们用多家企业集聚的30亿元基金,共撬动社会资金130亿元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截至目前,共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46个,协议总引资近300亿元。其中智慧能源、智云网络、宇翔盛泰、亿华通动力等20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已落户桥东。
在大力引资的同时,该区紧盯京津等发达地区的科技库、人才库,优惠政策吸引与奖励政策促动相结合,积极引进人才和技术,共引进包括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博士后以及拥有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的发明家等在内的高科技人才90名。其中“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名、博士后5名、博士21名、硕士61名、拥有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的领军人物43名。通过“科技人才+企业家+资本”的模式,实现了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开放众创平台引来全城创业
一花独秀难为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桥东区为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联合创建方式,集聚多方力量创建两个大学生创业园,两园建筑面积各5000平方米,目前共入驻企业117家,带动就业2000多人,实现产值近2000万元。
在大学生创业园创建成功、运营火爆的基础上,面对城郊失地农民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第三产业发展快的实际,又创建全民创业孵化园,将创业平台拓展到社区、镇、街道,延续了大学生创业园的政策扶持方式和入园企业标准,并放宽准入条件,将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五类初次创业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帮助想创业又缺乏条件的人实现梦想。同时,在选择入园项目时,坚持便民、科技、绿色的新型产业标准,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类企业为主,入园企业可连续两年享受免除水电、房租等费用。园区还提供了简装修、会议室、多功能展厅等办公硬件,以一流的创业环境让企业实现“拎包入住”。各园区也突出自身特色,设立了咖啡厅等创客空间,点燃了青年人激情创业的火花。到目前,全区“一镇五街”建起6家全民创业园,全区8个创业园区总面积2.7万平方米,全市首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市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妇女创业就业基地、工业美术品创作生产销售基地等相继在创业孵化园挂牌,入驻企业达360家,延伸拉动3000多人就业,全民创业实现产值51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