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如何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28.10.2014  12:58

审计“全覆盖”首次写进政府文件,强调整改有望根治“屡查屡犯”顽疾

国务院27日公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这是以国务院名义首次出台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文件。从最初广为人知的“审计风暴”,到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免疫系统”,审计工作如何给国家权力运行戴上“紧箍咒”?

给审计“加权”恰逢其时

加大审计力度,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这份《意见》的总体要求。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不久,国务院即发出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为反腐创造更有力手段的重要举措。

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明确提出,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要查深查透查实,并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财政资金分配、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重大物资采购和招标投标、贷款发放和证券交易、国有资产和股权转让、土地和矿产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专家表示,国家审计监督覆盖所有公共资金和机构,涉及经济社会运转的各个环节,最有条件发现国家资金、资产和资源被侵害。同时,审计监督关乎国家经济安全、政府公信力,亦与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败的“利剑”。

审计力求全覆盖,确保政令畅通无阻

东北财经大学投资工程管理学院院长王立国说,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定向调控成宏观调控的新思路。此次国务院在《意见》中提出,要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这意味着将通过强调审计作用保障中央政府政策措施能够有效实施。

意见》不仅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进行审计,还明确提出要发现国家政策措施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发现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钱、审人、审政策全覆盖。

强化整改和问责,根治“屡审屡犯”顽症

每年“审计风暴”发现的问题,多是违规转移套取资金、违规招投标、私设“小金库”、“三公”超标等老问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欧阳昌琼对此表示,有的问题年年审年年犯,有的单位知错认错不改错,“审计风暴”一过,问题“涛声依旧”。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认为,国务院在《意见》中关于强化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的规定,特别是关于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的规定,以及关于审计机关要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必要时可提请有关部门协助落实整改意见的规定,实际上将传统意义上的审计监督延伸到了“整改问责”,而整改问责多年来一直是审计“软肋”。为强化审计机关的地位、权威性和独立性,《意见》就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机制作出了4项重大规定。王雍君认为,《意见》强化了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地位,可谓一大亮点。 据新华社

编辑: 孙丽君